下图为我国农村住宅的设计图,收集的雨水经过滤池再利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洪水威胁 B. 改善生态环境
C. 缓解水资源紧缺 D. 减少风沙危害
2.该农村住宅设计最适宜推广使用的是( )
A. 华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级行政单位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图中M点表示该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N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近10年来,该省
A.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减少
B. 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社会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
C. 据图数据可以判断,该省人口再生产模式为过渡型
D.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该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该省级行政单位最有可能是( )
A. 北京 B. 河南 C. 西藏 D. 海南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沙漠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2.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基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洋流 B. 光照 C. 水分 D. 热量
下图中左图为某位驴友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区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类岩石和岩浆,①~⑥代表地质作用。
完成 下列各题。
1.图中“孤峰残丘”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次序是( )
A. 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 B. 外力沉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C. 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 地壳下沉、冰川沉积、岩浆侵入
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 ② B. 乙 ① C. 丙 ③ D. 丁 ④
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20时( )
A. 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C. 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D. 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2.此时北京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底部没有放土的乙箱气温高了3℃。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 大气的运动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 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C.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