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8年10月9日,位于北京延庆区的海坨山(主峰海拔约为2241m,素有“中国...

    2018年10月9日,位于北京延庆区的海坨山(主峰海拔约为2241m,素有“中国的富士山”之称)开始出现降雪天气,“海坨戴雪”的美景提前上演。“海坨戴雪”景象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海坨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河流、泉水。读海坨山自然带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2018年10月“海坨戴雪”景象提前出现的原因是

A. 冷空气到来较早 B. 山顶水汽蒸发量增大

C. 降水量较往年偏少 D. 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

2.海坨山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的有利条件最可能是

A. 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风光秀丽 B. 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

C. 灌木带面积较大,便于规划路线 D. 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

3.海坨山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岩浆喷出、断裂抬升、风化侵蚀 B. 断裂下陷、流水沉积、岩浆侵入

C. 岩浆侵入、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D. 变质作用、流水沉积、断裂抬升

 

1.A 2.D 3.C 【解析】 本题考查冬季风、冬奥会选址及地貌形成过程。 1.秋季亚洲高压开始形成,冬季风开始南下,“海坨戴雪”提早出现主要是冬季风到来较早,形成冷锋天气造成的,A正确;气温降低,水汽蒸发量减小B错误;海坨戴雪应是降水量较往年偏多,C错误;山顶海拔高是一直存在的现象D错误。 2.海吃山自然带谱并不完整A错误;海吃山主峰海拔约为2241m,其与山麓地区的温差约为13.5 ℃,当山麓地区温度在13.5 ℃以上时,山顶积雪就会融化,故不到夏季就会融化,B错误;灌木带由于植被覆盖率高,不易规划路线,C错误;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大有利于冬奥会雪上运动的进行,D正确。 3.海吃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为岩浆侵入作用形成;山沟、山脚下泉水众多,为断层结构,岩层断裂上升形成山地;海吃山所在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 到处都有河流,流水侵蚀作用强。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山东省嘉祥县是鲁西南经济欠发达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手套加工业;20世纪90年代末江浙沪地区手套产业向嘉祥县转移后,当地逐步形成了由上千家手套加工相关企业组成的手套产业集聚,前期主要为欧美品牌做代工生产;2000年以来,一些成规模的手套加工企业先后获得自主出口权。目前嘉祥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手套名城”。读世界手套产业转移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90年代嘉祥县吸引江浙沪地区手套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工业基础雄厚 B.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C. 纺织原料丰富 D. 市场广阔

2.嘉祥手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

A. 打造优质品牌 B. 节约能源消耗 C. 降低工人工资 D. 开拓国际市场

 

查看答案

    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两个月就建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

A. 南沙群岛 B. 内陆风电基地 C. 横断山区 D. 沿海火电基地

2.抽水蓄能电站与电池储能电站都具备将电能大规模储存起来的功能。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

A. 建设周期长 B. 选址要求高 C. 不易大规模推广 D. 发展潜力大

3.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意义是

A. 有利于环保但没有经济效益 B. 为经济建设生产巨大电能

C. 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 D. 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

 

查看答案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下图)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流域内盛产木材、橡胶、烟草、香料和热带水果,锑和锰储量均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污染日趋严重。

简述近年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污染口趋严重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寨县(下图)位于大别山腹地,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县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未得到充分开发。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分析金寨县红色旅游资源长期未得到开发的丰要原因和发展红色旅游的社会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不断通过筑坝、修渠引尼罗河河水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人修建优素福运河,从艾斯尤特引尼罗河水进入法尤姆洼地,最后流入加隆湖。下图示意尼罗河各地(局部)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事物分布。

(1)简析古埃及农业文明发源于尼罗河各地的自然原因。

(2)古埃及—年分为二季,分别是夏矛(3月6月)、阿赫特(7月  10月)和佩雷特(11月一次年2月)。指出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谷地播种粮食作物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3)说明法尤姆洼地的地势特点对该处绿洲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4)简析古埃及人利用帆船在尼罗河开展南北双向航运中所运用的地理智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