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湘江与莱茵河,分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和西部。近年来,湖南省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

    湘江与莱茵河,分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和西部。近年来,湖南省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长株潭”经济区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下图为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为实现“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毁林开荒 B. 围湖造田

C. 治理盐碱 D. 发展航运

2.目前,甲、乙经济区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是

A. 制糖业 B. 服务业 C. 种植业 D. 采矿业

 

1.D 2.B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 1.为将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要加强宣传,保护“母亲河”;充分发挥河流的航运价值,D正确。毁林开荒和围湖造田不利于河流的可持续发展。盐碱化在湘江流域不明显。 2.乙经济区为鲁尔区,制糖业、种植业和采矿业不发达,第三产业服务业是目前大量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位于粤港大湾区的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米,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和22.9千米的桥梁组成,沉管隧道是由预先制成的管道沉入开挖好的海底稳定地层并连接而成的隧道。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港珠澳大桥的桥头堡——珠海,曾经是一个渔村,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影响其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区位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科技 D. 政策

2.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采用“岛—隧”方式修建,其目的是

A. 躲避台风侵袭 B. 缩短桥梁长度

C. 避免雾霾影响 D. 便于江海联运

3.有关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B. 加剧区域城市交通拥堵

C. 弱化区域内部经济联系 D. 降低区域间物流周转率

 

查看答案

    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应对老龄化的危机。下图为2001~2050年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2001~205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001~2050年,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少于城镇

B. 2025年开始,城镇的老年人口数量多于农村

C. 2001~2050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D. 2025~2050年,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小

2.为应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趋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B. 大量接纳国外的移民

C. 执行全面一孩的人口政策 D. 实施提前退休的制度

 

查看答案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东西宽度不同的“中国南北分界带”。下图为中国南北分界带位置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北分界带东段比中、西段宽,是因为东段

A. 地形平坦开阔 B. 梅雨带南北摆动

C. 南北文化融合 D. 受海岸弯曲影响

2.南北分界带中段,北侧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 越剧 B. 川剧 C. 豫剧 D. 粤剧

 

查看答案

    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完整的古驿道。

下图为梅关古道简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庚岭寒梅”以“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观成为我国四大探梅胜地之一。影响梅花次第开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降水 B. 科技 C. 土壤 D. 热量

2.梅关古道以“曲、险”著称,形成“之”字形驿道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的影响 B. 气候的影响

C. 河流的影响 D. 植被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海区洋流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地理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 甲、乙为暖流 B. 丙、丁为寒流

C. 甲所在海域盛行西北风 D. 丁所在海域盛行西南风

2.有关图中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 缩短了欧洲至北美洲的航行时间

C. 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渔场

D. 抑制了不同纬度海区的热量交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