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A. 1年 B. 3年 C. 5年 D. 7年

2.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牧 ⑤围湖造田 ⑥禁止开采地下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⑥ C. ③④⑤ D. ①⑤⑥

 

1.B 2.C 【解析】 1.该图可知,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2年;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5年。因此,前者比后者缩短了约3年。故选B。 2.若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洪水频率增大可能与城市化、林地转为牧地等植被破坏活动,及围湖造田导致的调洪蓄洪能力下降有关。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左图为“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示意图”,右图为“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蒸发量增加 B. 降水量增加 C. 地表径流减少 D. 下渗减少

2.假设该流域的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甲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图与上面右图中的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Ⅰ、Ⅱ、Ⅲ B. Ⅲ、Ⅱ、Ⅰ C. Ⅱ、Ⅰ、Ⅲ D. Ⅰ、Ⅲ、Ⅱ

 

查看答案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也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的差异,回答下面小题。

1.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

A. 下渗明显增多

B. 地表径流加大

C. 地面蒸发增加

D. 地下径流增多

2.为缓解“城里看海”的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 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 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 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 提高透水路面比率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四个点所在地的风向,正确的是

A.  B.  C.  D.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点所在地的风力最大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

C. 甲>乙>丁>丙 D. 乙>甲>丙>丁

2.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甲→乙→丁→丙→甲 B. 丁→丙→甲→乙→丁

C. 乙→甲→丙→丁 D. 乙→甲→丙→丁→乙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A.  B.  C.  D.

2.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 提高建筑物高度 B. 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C.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D. 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