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探险者对海地岛从①地到②地沿途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发现,①地到②地自然景观变化很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推测①地
A. 河流水量丰富 B. 常年干燥少雨 C. 常年吹西南风 D. 河流结冰期短
2.①地
A. 荒漠广布,植被稀疏 B. 森林广布,高大茂密
C. 草原广布,草类茂盛 D. 沙丘累累,植被罕有
3.探险者发现②地景观类似荒漠,其原因是
A. 处于山地背风坡 B. 土地盐碱化严重
C. 终年受高气压控制 D. 地表普遍石漠化
我国中部某村,面极为20.5km2,山清水秀,亚热带森林广布。1980-2011年的三十多年里,该村人口由原来的近2000人减少到不足三分之一。2011年当地政府把该村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实验村,投入资全,对传统民居进行修缮:对现代民居在不破坏主体结构和朝向的基础上原地进行仿传统民居改造。同时扶持特种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新建文化娱乐、餐饮等数十个项目,旅游业迅速发展。2013年该村被列入“全国12个美丽宜居乡村”名单。到2018年,该村常住人口增加到2300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个入口,最终成为该村主入口的是
A. 入口1 B. 入口2 C. 入口3 D. 入口4
2.该村对民居进行修缮、改造是为了
A. 保护民俗文化 B. 节省建设投资
C. 便于生产活动 D. 均衡村落入口
3.材料中“到2018年,该村人口增加到2300人”增加的人口主要是
A. 城市休闲的市民 B. 行政管理人员
C. 返乡创业的村民 D. 外来租店的商人
数据中心制冷耗能巨大。一般电力成本占整个大数据中心支出成本的50%-70%,而其中制冷过程消耗的电能又占数据中心所有功耗的40%,散热不充分会直接影响数据中心的运行。早期数据处理量小、规模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其数据处理中心的散热是安装大型制冷空调解决。随着数据处理量的增大,数据处理中心的耗能相应增大,有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近年来,微软、阿里巴巴等公司把数据中心建到了水下(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早期数据处理中心的布局主要
A. 接近公司总部和科研机构 B. 接近广大用户和高等院校
C. 接近高等院校和廉价电力 D. 接近廉价电力和广大用户
2.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主要原因是垭口地区
①土地广阔,价格低廉②风力大③海拔高,光照强④气温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微软和阿里巴巴则把数据中心建在水下其根本目的都是
A. 保护环境 B. 提高收入 C. 降低成本 D. 创新技术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气氮湿沉降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氮氢化合物等被雨雪溶解或冲刷降至地面的过程: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市氮湿沉降量逐月变化。
指出该市氮湿沉降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基律纳是瑞典北部的一座旅游城市,这里人口不多,但是在山丘间建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度假中心,每年圣诞节前后有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说明在圣诞节前后该地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旅游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万km2,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在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上,河道蜿蜒曲折,流经多沼泽与湖泊的宽谷中。自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伊犁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在伊犁河中游修建了一座多目标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卡普恰盖(伊犁村)水库,每年从水库调配41亿立方米的水量用于供水和灌溉,主要供给阿拉木图。多年来,随着伊犁河流域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河水污染、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1)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
(2)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3)分析卡普恰盖水库的修建对巴尔喀什湖的不利影响。
(4)从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简述保护该流域水环境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