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数据中心制冷耗能巨大。一般电力成本占整个大数据中心支出成本的50%-70%,而其...

    数据中心制冷耗能巨大。一般电力成本占整个大数据中心支出成本的50%-70%,而其中制冷过程消耗的电能又占数据中心所有功耗的40%,散热不充分会直接影响数据中心的运行。早期数据处理量小、规模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其数据处理中心的散热是安装大型制冷空调解决。随着数据处理量的增大,数据处理中心的耗能相应增大,有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近年来,微软、阿里巴巴等公司把数据中心建到了水下(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早期数据处理中心的布局主要

A. 接近公司总部和科研机构 B. 接近广大用户和高等院校

C. 接近高等院校和廉价电力 D. 接近廉价电力和广大用户

2.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主要原因是垭口地区

①土地广阔,价格低廉②风力大③海拔高,光照强④气温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微软和阿里巴巴则把数据中心建在水下其根本目的都是

A. 保护环境 B. 提高收入 C. 降低成本 D. 创新技术

 

1.A 2.B 3.C 【解析】 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及变化。 1.早期数据处理量小、规模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其数据处理中心的散热是安装大型制冷空调解决。故对廉价电力的要求不高,可接近公司总部和科研机构,与用户关系不大。A正确。 2.垭口是高原上狭窄的山口,土地不广阔,①错误;光照对数据中心影响不大,③错误;山口风力大,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有利于散热,减少开支,②④正确。B正确。 3.大型互联网公司把数据中心搬到高原山地的垭口,微软和阿里巴巴则把数据中心建在水下都是为了减少制冷过程电能消耗,节约开支,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气氮湿沉降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氮氢化合物等被雨雪溶解或冲刷降至地面的过程: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市氮湿沉降量逐月变化。

指出该市氮湿沉降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基律纳是瑞典北部的一座旅游城市,这里人口不多,但是在山丘间建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度假中心,每年圣诞节前后有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说明在圣诞节前后该地吸引大量游客来此旅游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万km2,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在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上,河道蜿蜒曲折,流经多沼泽与湖泊的宽谷中。自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伊犁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在伊犁河中游修建了一座多目标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卡普恰盖(伊犁村)水库,每年从水库调配41亿立方米的水量用于供水和灌溉,主要供给阿拉木图。多年来,随着伊犁河流域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河水污染、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1)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

(2)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3)分析卡普恰盖水库的修建对巴尔喀什湖的不利影响。

(4)从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简述保护该流域水环境的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拉加齐汗水泥厂是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之一,其建设旨在进一步满足中巴经济走廊和瓜达尔港建设等日益旺盛的水泥需求。该项目采用大型钢结构建造,钢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德拉加齐汗水泥厂采用的大型钢构件由中国和德国企业合作,在中国云南省生产;产品从昆明经铁路运抵广州黄埔港,再通过海运抵达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如图),这种铁海联运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运输时间大大缩短,

(1)简述德拉加齐汗水泥厂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利益。

(2)简要说明采用钢结构建设该项目的益处。

(3)说出该项目所需的大型钢构件生产过程中体现中德双方各自的优势。

(4)简述该项目所需钢构件采用铁海联运的原因。

 

查看答案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读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与南坡相比,秦岭北坡

A. 气候垂直分异更明显 B. 坡面面积较小

C. 常绿阔叶林分布广 D. 黄土厚度较薄

2.关于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叙述错误的是

A. 呈单峰曲线变化

B. 海拔20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

C. 海拔13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D. 海拔1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3.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低,冰川广布 B. 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 土层厚,水分过多 D. 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