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材料二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

5位人口

流入省

第1位

人口

流出地

第2位

人口

流出地

第3位

人口

流出地

第4位

人口

流出地

第5位

人口

流出地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  )

A.阻碍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

B.造成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扩大

C.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于配置服务设施

D.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3)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4)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有利,不利两方面)。

 

(1)C (2)B (3)C (4)有利方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迁出地经济收入,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等。不利方面:造成劳动力与人才队伍的大量流失;产生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教育与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解析】 (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于配置服务设施,C对。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促进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A错。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B错。不能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D错。 (2) 根据表格中流入人口排名,广东省的流入人口主要来自湖南、四川,不是邻省,A错。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B对。表格中,人口流出排第一位的省主要位于中部地区,黑龙江位于东北部,C错。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主要在东部地区,四川在西部地区,D错。 (3)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主要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M省应位于这些省之间,最有可能是山东,C对。福建、海南、广西距离远,与流入人口没有历史渊源,A、B、D错。 (4) 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地区,有利影响是人口减少,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交流,增加经济收入。不利影响是迁入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是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造成迁出地劳动力与人才队伍的大量流失。产生了留守儿童教育、老年人赡养困难等社会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1)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其死亡率比A高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A、B之间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A→B,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  C.家庭婚姻      D.求学

(3)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地。

(4)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读“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光照

②地形

③土壤

④热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1850 年,清朝的人口为 4.3 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 13 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 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C.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查看答案

根据环境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资源 B. 科技水平 C. 消费水平 D. 对外开放程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内人口合理容量一般高于环境人口容量     

 

B. 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升

C. 区域内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高           

 

D.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低,越有利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提升

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A. 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 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 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 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

 

查看答案

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能大致说明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曲线是( 

A.  B.  C.  D.

2.上海市消费水平高,而环境人口容相对较大,其原因是( 

A. 热量、水资源丰富 B. 位置优越,耕地面积广

C. 矿产丰富,劳动力水平高 D. 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