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阴影部分是渭河以北、黄土高原边缘的“旱腰带”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阴影部分是渭河以北、黄土高原边缘的“旱腰带”地区,该区域十年九旱,许多县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农学专家经多年努力培育出了与旱塬相适应的小麦良种,亩产由20世纪60年代的 61.1千克逐步提高到现在的450千克。

(1)分析“旱腰带”地区小麦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早年“旱腰带”地区小麦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干旱,说明其干旱的自然原因。

(3)现在“旱腰带 ”地区小麦单产大幅提高,推测除生物技术外人们可能还采取的措施。

(4)简述在“旱腰带”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1)光照条件好;热量适宜;昼夜温差较大。大部分区域海拔为500~1 000 m,地形适宜小麦生长,土层深厚且富肥力。粉砂性黄土适合小麦根系发育。 (2)降水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蒸发强烈;地形破碎,位于地形过渡区,地势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水容易下渗。 (3)修建水利工程,采取滴灌、喷灌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耕作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精准农业,科学施肥。 (4)大力发展种植业,加剧水资源短缺;陡坡开垦,加剧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不利于生态保护。 【解析】 试题 (1)农业生产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方面分析。该地称为“旱腰带”,说明降水少,晴天多,所以光照条件好。位于暖温带,热量适宜。晴天多,昼夜温差较大。海拔大致在500m~1000m,地形适宜小麦生长,土层深厚且富肥力。位于黄土高原边缘,粉沙性黄土适合小麦根系发育。 (2)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气温较高,蒸发强烈。地形破碎,位于地形过渡区,地势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水容易下渗。形成该地干旱的环境特点。 (3)“旱腰带”地区小麦单产大幅提高,除生物技术外,人们可能还采取修建水利工程,采取滴灌喷灌技术,合理灌溉。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耕作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精准农业,科学施肥等措施。 (4)根据种植业发展的地形、水源条件分析,“旱腰带”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资源短缺。陡坡开垦,容易加剧水土流失。可能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不利于生态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查看答案

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A. 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B. 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C. 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 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2.当火炬传递到

A. ①地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

B. ③地时,当地黑夜比白昼长

C. ④地时,当地正值多雨季节

D. ⑤地时,当地正值春暖花开季节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等温线图(图中等值线a>b),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乙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2.对于乙河流量大小及影响乙河流量原因的组合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河全年流量稳定  受降水影响很小

B. 乙河7月为枯水期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 乙河1月为汛期    受西风带控制

D. 乙河7月为汛期    受西风带控制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23°26′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

A. 两大板块 B. 三大板块

C. 四大板块 D. 五大板块

3.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

A.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B.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C. 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D. 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8日,黄河兰州段出现了河床“露底”现象(如下图所示),拾捡石头,希望能从中淘到“黄河奇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段河床出现“露底”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 下游内蒙段处于流凌状态

B. 上游水库扩大了排水量

C. 黄河兰州河段处于平水期

D. 该河段泥沙淤积量增大

2.黄河奇石最大特色是“类多、色多、形多”,主要是因为该河段上游

A. 流速决 B. 流域面积广

C. 含沙量大 D. 来水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