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建筑设计上,常有借鉴冷巷效应的应用设计,下列建筑中有体现的是
A. B.
C. D.
在福建阂闵南传统建筑中,“冷巷”有两种,一种足室内连接各房间的通道,此巷道长期不受太阳辐射,廊道与天井相连,空气流通顺畅,生活余热少,称为“室内冷巷”,左图为室内冷巷年面图)。另一种是外墙与周围墙之间或相邻两屋之间狭窄的露天通道,此巷高而窄,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受晒时间短、通风顺畅,温度较低,称为“露天冷巷”(右图)。与冷巷接通的各房间,较冷空气就会进入,较热的空气就会被带出,从而达到通风效果,称为冷巷效应。
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气运动的角度推测,右图中室内冷巷在通风中起到动力作用的是
A. 天井 B. 祖厅 C. 房间 D. 巷廊
2.左图中室外冷巷最有利于通风的走向可能是
A. 东西走向 B. 东北一西南走向 C. 南北走向 D. 西北一东南走向
100一多年前美国的、纺织工业都在东北部的载英格兰地区(如下图),后来纺织制造业开始转向南卡罗来纳州。经过大半个世纪后,南卡罗来纳州的纺织业不断外迁,首先离开的是裁缝工厂,接着机械程度较高的布料工厂也外迁,只有地毯行业和面向“小众市场”的纺织企业(如生产消防阻燃布的公司)得以存在下来。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纺织制造业由新英格兰向南卡罗来纳州转移的主票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接近原料产地
②接近消费市场
③工人工资水平低
④土地价格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在南卡罗来纳州许多纺织企业都外迁东南亚、拉美地区寻求发展的今天,地毯行业仍大部分留在美国的主要原因是
A. 运输成本高 B. 技术水平高 C. 资金实力雄厚 D. 市场需求量大
3.面向“小众市场”的纺织企业得以存在下来的主要原因
A. 运输成本低 B. 生产规模大 C. 技术含量高 D. 排放污水少
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000亩试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
下图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
A. 固定根系 B. 保水保肥 C. 保热保气 D. 团粒结构
2.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
A. 稳定沙丘 B. 减弱蒸发 C. 提供有机质 D. 滋生微生物
下图为我国1998-2016年人口重心迁移折线图
1.1998-2016年我国人口重心向
A. 东北方向移动 B. 西北方向移动
C. 一东南方向移动 D. 西南方向移动
2.推测上图中人口迁移方向的原因是
A. 东南地区经济发达 B. 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
C.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 D.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下图为“某地区的水循环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戊为__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丙为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类型看,乙处由____________作用形成。从外力作用方式看丁处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
(2)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_______处,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其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