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吉兰泰盐湖是中国西北内陆大型盐湖之一,其采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吉兰泰盐湖是中国西北内陆大型盐湖之一,其采盐历史悠久,所产的盐以颗粒大、杂质少、味道浓等特点闻名遐迩。吉兰泰盐湖位置如图所示。

材料二吉兰泰盐湖遭受流沙侵袭的最盛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正是盐湖采盐规模扩大、人口急剧增加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在吉兰泰盐湖周围大量种植防护林,并在冬季对其灌溉,治沙效果明显;90年代,盐场率先采用船采、船运、短水输生产线,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成国内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采盐场。近年来,由于多年的大规模开采、极端干旱气候等的影响,湖盐资源濒临枯竭。

(1)简述吉兰泰湖畔地表环境特点。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吉兰泰地区沙害严重的原因。

(3)指出当地对防护林进行“冬灌”的优点。

(4)分析吉兰泰盐场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盐场有利的社会区位因素。

 

(1)干旱半干旱(或降水少蒸发强);沙漠(荒漠)广布,植被稀疏;河流少,多内流河;多盐碱。 (2)盐湖工业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牲畜饲养量增加(过度放牧);生活樵采量增加(过度樵采),植被破坏,沙化严重;气候异常,干旱加剧。 (3)错开春季用水高峰,充分利用冬季地下水资源;冬季增加土壤水分,为林木春季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提高林木的成活率;沙表形成冻层,保护表土(利于就地固沙);利于林木越冬;减轻病虫害。 (4)交通便利,乌吉铁路改善了盐的外运条件;消费市场广阔;引入国外先进采盐科技,形成竞争优势;采盐历史悠久,品牌效应好。 【解析】 20世纪70-80年代,这一阶段正是盐湖采盐规模扩大、人口急剧增加的时期。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沙化严重。对防护林进行“冬灌”,错开春季用水高峰,充分利用冬季地下水资源。 (1)吉兰泰湖位于中国西北部,湖畔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植被稀疏。河流少,水量小,多内流河。地表多盐碱地分布。 (2)20世纪70-80年代,这一阶段正是盐湖采盐规模扩大、人口急剧增加的时期。盐湖工业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地表植被破坏多。牲畜饲养量增加,形成过度放牧。生活樵采量增加,导致过度樵采,植被破坏,沙化严重。近年来,由于多年的大规模开采、极端干旱气候等的影响,湖盐资源濒临枯竭。说明气候异常,也是干旱加剧的原因。 (3)当地政府在吉兰泰盐湖周围大量种植防护林,并在冬季对其灌溉,治沙效果明显。对防护林进行“冬灌”,错开春季用水高峰,充分利用冬季地下水资源。冬季增加土壤水分,为林木春季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提高林木的成活率。沙漠地表形成冻层,有利于保护表土,减少风沙侵蚀,利于就地固沙。表层冻土有防冻作用,利于林木越冬。表土冻层形成,利于减轻病虫害。 (4)吉兰泰盐场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盐场,有利因素是交通便利,乌吉铁路改善了盐的外运条件。其采盐历史悠久,所产的盐以颗粒大、杂质少、味道浓等特点闻名遐迩,品牌效应好,消费市场广阔。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成国内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采盐场。引入国外先进采盐科技,利于形成竞争优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区2015年底发电装机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全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代表的省区正确的是

A. ①为广西 B. ②为贵州 C. ③为云南 D. ④为广东

2.关于③省区能源结构、发电、用电量占比的特点和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燃煤发电比重大 B. 水力发电成本高,水电发电比重小

C. 能源资源丰富,发电量占比大 D. 人口多经济发达,用电量比重大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未来下列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左图是福州某山区自然村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该村户籍人口160余人,农产品基本自给自足,没有通公路,日用品主要靠人力通过简易山路运上山,村氏收入来源较少,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缺乏。国庆期间,某中学地理考察队从山下出发,花费2个多小时徒步到达左图区域开展考察活动,并拍摄了右图照片,考察发现该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右图照片拍摄的大致时刻

A. 5:00 B. 7:00 C. 17:00 D. 19:00

2.关于该自然村早期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热充足 B. 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 C. 地形较平坦 D. 不易受台风侵扰

3.当地政府贯彻中央精准扶贫政策采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 发展旅游业 B. 修建上山公路 C. 搬.至山下定居 D. 发展特色农业

 

查看答案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东缘的过渡地带,山体南北延伸,山前平原海拔551m,山顶海拔3099m。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5个垂直植被带内的数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海拔植被带内,草本在该植被带内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 600-1099m B. 1100-1899m C. 1900-2799m D. 大于2800m

2.600米以下和2800米以上区域物种数都偏少,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①人类活动破坏植被②气候干早水分不足③地形陡峭土地面积小④冰川积雪覆盖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世界上有三大番茄主产区分别是美国、意大利和中国。中国番茄80%来自新疆,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新疆番茄生产主要有露地和棚内种植两种方式,露地种植主要是以大面积的露天土地种植为主,棚内种植则是以靠近城市的近郊大棚种植为主,棚内种植成本高于露地种植。番茄类型有薄皮和厚皮之分,目前新4薄皮番茄产量较低,以种植厚皮番茄为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番茄棚内种植成本高于露地种植,但靠近城市的近郊以棚内种植为主,主要原因是棚内种植

A. 单位面积产量高 B. 品质好口感佳 C. 可以延长供应时间 D. 靠近市场方便运输

2.目前新疆生产的番茄以厚皮类型为主,主要原因是

A. 适合大规模种植 B. 耐运输耐储存 C. 方便机械化生产 D. 利于棚内种植

3.下列关于新疆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劳动力成本低②原料价格低廉③原料品质优

④品牌知名度高⑤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10分)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