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导致流域水资源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导致流域水资源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情景下,河流的水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流域不同情景下的水文变化特征。其中,情景a、b、c、d表示20年来实测情景、耕地扩张情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景、生态恢复情景中的一种的地下径流年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域地下径流的峰值发生在降水峰值的

A. 1个月前 B. 2个月前 C. 1个月后 D. 2个月后

2.图中表示生态恢复情景下地下径流年变化情况的是

A. 情景a B. 情景b C. 情景c D. 情景d

3.该流域内林草地覆盖面积的变化对该河水文影响较大的是

A. 2月 B. 7月 C. 9月 D. 12月

 

1.D 2.A 3.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意在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地理图表的分析判断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读图可知,该河流域所在地区的降水峰值发生在7月份,地下径流的峰值发生在9月份,所以该河流域地下径流的峰值发生在降水峰值的2个月后。故选D。 2.流域内生态恢复,林草地面积增大,河流的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增大,在20年来实测情景、耕地扩张情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景和生态恢复情景四情景中,生态恢复情景的地下径流量最大。故选A。 3.四个情景20年来实测情景、耕地打一张情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景和生态恢复情景中,耕地扩张情景和城镇建设用地扩一张情景使得该流域林草面积减小,河流的下渗量减小,地下径流量减小,所以情景c,d分别为此两种情景的一种。流域内生态恢复,林草地面积增大,河流的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增大,所以情景a为生态恢复情景。情景c,d使得流域内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减小。情景a使得流域内地表径流量减小,地下径流量增大。读图可知,这种作用在9月最为明显。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化包括不同人口结构的城市化。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边缘地带和非农化显著的乡村区域形成了一类既非城市也非农村的空间形态,但又同时具有城乡两方面特点的“灰色区域”,即半城市化地区。非农化率是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示意1985-2014年某城市城市化与非农化进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对应的是

A. 城市人口 B. 半城市化人口

C. 农业人口 D. 乡村非农人口

2.图示期间该市半城市化状态呈现

A. 波动上升 B. 逐渐上升 C. 波动下降 D. 逐渐下降

3.图示期间该城市

①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低于户籍人口城市化率②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③非农化率高于城市化率与农村中存在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有关④非农化率高于城市化率与城市中存在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有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专业人力资本是反映一个区域劳动力中专业技术人员票赋的重要指标,一般选取大专以上程度在劳动力人口中的占比来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是反映一个区域兴办企业的能力指标,一般以私营企业数量和个体工商户数量与劳动力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图I示意温州、苏州、深圳和东莞四城市的专业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最佳的城市是

A. 温州 B. 苏州 C. 深圳 D. 东莞

2.2000-2010年,温州

A. 私营企业和个体商户外迁数量大于内迁 B. 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

C. 私营企业和个体商户外迁数量小于内迁 D. 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

 

查看答案

结合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人口普查局29日预计,2010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将达3亿零840万人,比上年增加260万多人,人口增长率为0.9%。美国每8秒钟有一人出生,每12秒钟有一人死亡,每14秒钟净增一个人。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1)由图甲可以看出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是由_____________所致,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2)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  )

A.交通通达性提高    B.文化多样化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3)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科技、地区开放程度、____________等。

(4)近年来,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________地区迁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推力,拉力两方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材料二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

5位人口

流入省

第1位

人口

流出地

第2位

人口

流出地

第3位

人口

流出地

第4位

人口

流出地

第5位

人口

流出地

广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  )

A.阻碍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

B.造成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扩大

C.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于配置服务设施

D.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3)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4)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有利,不利两方面)。

 

查看答案

阅读“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面积(104km2)

人口数(万)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均GDP

(美元)

≥65岁人口所占比重

1995年

2005年

A

28

3 000

2 500

2.3

0.8

1 000

6%

B

1.6

1 500

2 000

0.9

1.1

5 000

11%

 

(1)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其死亡率比A高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之间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A→B,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   C.家庭婚姻      D.求学

(3)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地。

(3)简述人口迁移可能对迁入地带来的影响(有利,不利两方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