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
项目 | 孔隙度/% | 含水量/% | 有机质/g·kg-1 | 氨含量/g·kg-1 |
封山育林 | 48.5 | 14.5 | 15.2 | 1.17 |
乔灌结合 | 42.6 | 13.8 | 13.8 | 0.95 |
林草结合 | 42.5 | 14.1 | 15.2 | 1.12 |
乔木纯林 | 39.4 | 13.4 | 12.8 | 0.94 |
撂荒地 | 39.1 | 12.2 | 12.3 | 0.87 |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
A. 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 B. 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 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 D. 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2.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 封山育林 B. 乔灌结合 C. 林草结合 D. 乔木纯林
3.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 增加土壤矿物质 B. 提高土壤坚实度
C. 增强抗旱涝能力 D. 减少地下径流量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地的年降水量可能( )
A. 等于400 mm B. 等于2 000 mm
C. 大于2 000 mm D. 在400~2 000 mm之间
2.以下各地蒸发量最小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3.下列各地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
A. ①地 B. ③地 C. ④地 D. ⑤地
下图示意某岛屿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甲地温度为31℃,则该岛地势最高处气温不低于
A. 22℃ B. 20℃ C. 23℃ D. 25℃
2.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人口规模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下列关于该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中,叙述正确的是
A. 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不大,因为该岛面积小
B. 全岛各地气温相差不大,因为该岛南北纬度相差不大
C. 戊地与丁地降水量相差较大,因为受地形的影响
D. 戊地与丁地气温相差较大,因为受到纬度差的影响
下图为“极冰融化后某岛屿海岸线的变化分析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岛屿
A. 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B. 受寒流影响,气候温凉
C. 河流短小,水能丰富 D. 热带草原面积广大
2.根据该岛屿海岸线的变化,可以推断
A. ①处较②处坡度小 B. M河径流季节变化大
C. ②处有该岛面积最大的沼泽 D. 冰川侵蚀导致N处海岸线曲折
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②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③向远西部地带迁移人口,减轻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④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应加快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建设
②宁夏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③四川、广西是我国主要的水电输出省区
④四川和湖南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中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 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B. 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
C. 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 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2.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放牧 B. 过度开垦
C. 过度砍伐 D.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3.乙所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开辟水源,合理灌溉 B. 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C. 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D.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