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区域各自的优势自然...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区域各自的优势自然资源。

(2)简述两区域发展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

(3)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甲、乙两区域可进行的互补合作内容有哪些?

 

(1)甲区域的优势自然资源为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或草场资源)。乙区域的优势自然资源为水资源、海洋资源。 (2)有开放的政策优势;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便利条件;农产品丰富;市场广阔。 (3)甲区域可从乙区域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以及劳动力、资源导向型产业。乙区域可从甲区域引进能源、矿产资源、农畜产品等。 【解析】 (1)甲区域是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优势自然资源为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或草场资源。乙区域是长江三角洲,东面临海,优势自然资源为水资源、海洋资源。 (2)两区域发展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开放的政策优势,都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便利条件。都是农产品丰富,市场广阔。 (3)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甲、乙两区域进行互补合作。乙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甲区域可从乙区域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以及劳动力、资源导向型产业。甲区域资源丰富,乙区域可从甲区域引进能源、矿产资源、农畜产品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省级行政区某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该山最有可能位于

A. 新疆的天山 B. 福建的武夷山 C. 四川的横断山 D. 广西的南岭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

A. 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 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 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 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 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 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 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某地的三个农业地带,右表为各带主要土地利用所占比重统计(%)。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 内蒙古、陕西 B. 吉林、宁夏

C. 广西、浙江 D. 山东、四川

2.影响该地土地利用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 B. 交通 C. 地形 D. 气候

3.图示地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 ①地带实施退耕还林工作 B. ②地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③地带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 D. ③地带大力建设水土保持林

 

查看答案

读1996—2010年我国部分耗能行业能源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增速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期间我国重点耗能行业中( )

A. 化学原料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最高

B. 黑色金属能源强度增加趋势减缓

C. 非金属增加值增速和能源强度上升

D. 有色金属增加值增速和能源强度下降

2.为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我国应( )

A. 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淘汰落后产能

B. 限制重工业发展,减缓城市化进程

C. 限制石油加工等耗能行业的企业规模

D. 调整出口结构提高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比重

 

查看答案

    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A. 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B. 人口分界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 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2.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位置的差异 B. 海拔高低的差异

C. 纬度位置的差异 D. 大气环流的差异

3.GIS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

A. 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B. 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

C. 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D. 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