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能够正确表示环...

下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

A. 甲→丙→丁→乙→甲

B. 乙→甲→丁→丙→甲

C. 甲→乙→丙→丁→甲

D. 乙→丁→丙→甲→乙

2.关于图示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B. 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海洋

C. 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山顶 D. 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

 

1.C 2.D 【解析】 1.读图可知,甲和乙位于近地面,甲地是高压,乙地是低压;丙和丁位于高空,丙地气压较高。根据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热力环流中空气的流向为甲→乙→丙→丁→甲,故C正确。 2.在热力环流中,高温区近地面形成低压,低温区近地面形成高压。读图可知甲处气压高于乙处,因此甲处气温低于乙处。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则甲为郊区,故D正确。热力环流促进热量交换,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故A、B、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圣海伦斯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可能直接来自

A. 岩石圈 B. 上地幔 C. 地核 D. 地壳

2.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壳表层可能转化为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查看答案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B. 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C.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图中的X处为

A. 莫霍面 B. 内核与外核交界 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古登堡面

 

查看答案

    2018年6月26日,小明从厦门(24°43′N,118°10′E)乘坐下图所示航班前往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56°52′N,60°35′E),观看当地时间19:00开始的世界杯小组赛(比赛时间约2小时)。飞机准点着陆时,距比赛开始还有9小时30分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飞机着陆后,小明应把手表

A. 拨慢3小时 B. 拨慢4小时 C. 拨快3小时 D. 拨快4小时

2.观看该场比赛当日,小明可能遇到的现象有

A. 前往赛场途中夜幕已降临 B. 正午赛场旗杆影子较厦门短

C. 比赛结束时太阳还未落山 D. 该日北京日出的时间比厦门的日出时间晚

 

查看答案

下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丁→甲

2.7月3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 四点最近的是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