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双峰林场又名“中国第一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平均海拔1 200米以上,年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米,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
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房屋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起到防风的作用。上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
(1)简述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
(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该地海拔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我国黑枸杞产业主要以野生黑枸杞的采集和粗加工为主。
材料二 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再在地膜上面全面覆土1.5~2厘米,以透不进阳光为宜。下图为我国某区域野生晨枸杞分布图。
(1)从气候角度说出野生黑枸杞的生长习性。
(2)分析播种中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地膜上覆土的原因。
(3)因为黑枸杞市场供不应求,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请简述理由。
阅读利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5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8个城市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疏解非核心功能,引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融入地区将发挥区住优势,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材料二:2016年6~7月,长三角地区连日暴雨导致多地次生灾害发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图甲为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和A区域河网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A.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1)分析A区域河网密布的原因。
(2)指出A区域1991-2010年河网密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比较A和B两地因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从产业协作角度,分析长三角城市群扩围对上海和新融入地区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烟瘴挂峡谷是长江源头的自然峡谷,谷内沟壑纵横,人迹罕至,草甸丰富,最具代表的植物为高原点地梅,其根粗、茎短、披毛、簇花、色艳,匍匐于地面。当地政府计划在该峡谷建设牙哥水电站。下左图为烟瘴挂峡谷地形图,下右图为高原点地梅景观。
(1)分析烟瘴挂峡谷内草甸丰富的原因。
(2)分析峡谷内高原点地梅形态所反映的生态环境特点。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地形构成及2014年农业产值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该省区地形地貌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仰望山接天,俯视江成线
B.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C.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该省区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
A. 棉花、瓜果、蔬菜生产
B. 花卉、茶叶、中药材生产
C. 乳品、肉羊饲养、甜菜制糖
D. 天然橡胶、葡萄、马铃薯
3.该省区农业结构对当地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 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B. 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
C. 洪涝灾害威胁加重
D. 土地退化,荒漠化加剧
黑河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消失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地、重复地转化(下图),导致不同河段流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河流域的冰川总量在减少,该流域的水循环情况为( )
A. 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B. 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
C. 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实际蒸发量
D. 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2.每年3—5月黑河下游河水流量最小,其原因是( )
A. 中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B. 下游降水量少
C. 下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D. 下游地区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3.关于黑河中下游水文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中游流量小于下游
B. 中游含沙量小于下游
C. 中游下渗量小于下游
D. 中游汛期早于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