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地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M河沿岸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最有可能是( )
A. ①冰川、②绿洲、③荒漠
B. ①绿洲、②荒漠、③冰川
C. ①绿洲、②冰川、③荒漠
D. ①荒漠、②绿洲、③冰川
2.M河( )
A. 北段流域宽广,水量丰沛
B. 南段蒸发量大,水量较少
C. 北段夏季用水多,易断流
D. 南段冬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3.近年来,N湖的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暖,临湖地区的冰川消融量增加
B. 临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地下水位上升
C. 湖水大量蒸发,临湖地区的降水量增加
D. M河实行分段用水制度,下泄水量增加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备,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之和,它是反映我国耕地抗旱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我国四个省区(黑龙江、新疆、海南、浙江)2013年的相关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 )
A. 黑龙江、浙江、海南、新疆
B. 新疆、浙江、海南、黑龙江
C. 新疆、海南、浙江、黑龙江
D. 浙江、新疆、黑龙江、海南
2.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 棉花、茶叶、天然橡胶、甜菜
B. 油菜、亚麻、黄麻、冬小麦
C. 油橄榄、茶叶、春小麦、甜菜
D. 棉花、花生、天然橡胶、油菜
3.甲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最高,这说明甲省区( )
A. 降水量少,农田灌溉要求高
B. 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充裕
C. 劳动力多,工程建设成本低
D. 地表起伏比较大,便于灌溉
下表为2015年我国四省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
省区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
① | 65.80 | 7.76 | 4.3∶45.9∶49.8 |
② | 47.23 | 4.00 | 16.7∶38.2∶45.1 |
③ | 50.50 | 3.49 | 11.2∶51.5∶37.3 |
④ | 42.01 | 2.67 | 15.6∶39.5∶44.9 |
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①②③④四省区依次是( )
A. 新疆、浙江、安徽、贵州
B. 新疆、浙江、贵州、安徽
C. 浙江、新疆、贵州、安徽
D. 浙江、新疆、安徽、贵州
2.关于四省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省区农业以旱作为主
B. ②省区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C. ③省区有色金属丰富
D. ④省区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 降水较少 B. 高温多雨
C. 暴雨频发 D. 冬雨夏干
2.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 春季防风固沙 B. 夏季遮阴纳凉
C. 秋季截水增湿 D. 冬季挡风避雨
3.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 )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
下图是“中国东北地区(局部)”和“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其农业地域类型为__。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对当地城郊农业的生产条件产生_____影响。
(3)右图中的太湖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随时代的发展其“粮仓”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有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
材料二 图22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1) 从大连到鹿特丹的新航线,相对于传统航线的最大优势是____,可以通航的季节是________。
(2) 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在A海域因受___(填“寒”或“暖”)流影响船舶逆水航行,B港口在极圈内却终年不封冻的原因是______。
(3) 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在C海域受到________盛行风的影响,在D海域_____(填“顺”或“逆”)流航行。
(4) 从自然带类型看,大连和鹿特丹同属于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