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湖泊之一,长江与其之间的相...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湖泊之一,长江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2003年之后三峡工程开始调度运行,又增加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和整治,三峡库区来沙量急剧减少,三峡下游的长江河道侵蚀加剧,这深刻改变了长江和鄱阳湖的“江湖关系”,甚至导致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连创新低,湖区面积缩减。

针对上述现象,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江通道最窄处建设开放式全闸水利枢纽工程(下图):工程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供水、灌溉、生态环境、渔业、航运、血吸虫病防治等条件,保护水资源,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等综合性工程。工程建设基本理念:建闸不建坝;调枯不控洪;拦水不发电;建管不调度;江湖两利、动态调控。

鄱阳湖近20年来水文特征的变化

统计年段

年平均

水位/m

年最低

水位/m

枯水出

现时间

枯水结

束时间

1991—2000

14.19

10.07

11月4日

3月18日

2001—2010

13.12

9.02

10月25日

4月26日

 

(1)说明三峡库区来沙量减少与鄱阳湖枯水期延长的关系。

(2)简析2000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的变化对该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3)推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闸门开闭的时间安排并说明理由。

(4)与三峡等一般水库大坝相比,指出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优点。

 

(1)(三峡库区泥沙来量减少,清水下泄)导致三峡下游泥沙淤积作用减弱,对长江河床侵蚀加剧;长江水位下降,低于鄱阳湖水位的时间变长;长江补给鄱阳湖的时间缩短,导致鄱阳湖枯水期延长。 (2)枯水期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渔业资源减少;沿湖农业生产供水不足;航运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3)汛期(或7—9月)打开,江湖连通,利于调蓄长江洪水;枯水期(或12月至次年5月)关闭;缓解湖区水位下降过快,稳定枯水位,寻求洪水的资源化利用。 (4)江湖连通,江湖水流、能量自由交换,不改变鄱阳湖作为长江洪水天然调蓄器的功能;有利于水生生物自由洄游;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及越冬鸟类;修建工程量较小,投资少。 【解析】 该题以鄱阳湖和长江水位变化关系、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材料,考查三峡水库建设对鄱阳湖和长江水位变化关系、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1)长江水和鄱阳湖水存在互补关系,但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是鄱阳湖水流入长江,长江水倒灌补给鄱阳湖的时间很短。长江水位较高时会倒灌鄱阳湖,使湖泊水位升高;长江水位持续偏低会使湖泊水位下降。所以,长江水位的高低是影响鄱阳湖水位高低的主导因素。由于2003年之后三峡工程调度运行使得三峡下游泥沙淤积作用减弱,对长江河床侵蚀加剧,使得长江水位下降,则低于鄱阳湖水位的时间变长,从而长江补给鄱阳湖的时间缩短,这些都导致鄱阳湖枯水期延长的原因。 (2)枯水期的延长、水量的减少都会导致鄱阳湖湿地功能的下降即鄱阳湖淡水资源、渔业资源的减少以及随之产生的沿湖农业供水不足、湖泊航运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种问题,使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3)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闸门开闭的时间安排取决于鄱阳湖与长江的互补关系。当区域降水多,长江水补给鄱阳湖水的时候,阀门打开开始调蓄长江洪水;区域枯水期为缓解湖区水位下降过快,稳定枯水位,则应关闭阀门。 (4)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从鄱阳湖与长江的关联度出发,依然江湖间连通,江水及能量自由交换,不改变鄱阳湖作为长江洪水天然调蓄器的功能;对区域生态影响小,有利于水生生物自由洄游,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及越冬鸟类;鄱阳湖水利枢纽的工程量相对三峡较小,投资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拉那河流量居南美洲第二,其河床基岩主要为坚硬的玄武岩,中上游瀑布密布,下游地势低洼。流经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河段落差达150m,建于此处的伊泰普水电站为世界第二大电站,成为当地著名景点,所发电量由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均分。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

(1)分析巴拉那河下游沼泽的形成原因。

(2)简析巴拉那河上游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3)简述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4)简述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德尔港,全长3 000千米,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瓜德尔港(  )

A. 腹地工农业生产发达,腹地范围大

B. 地处河流的入海口,淡水资源丰富

C. 在盛行西南季风的季节里,降水稀少

D. 处在中亚、南亚交会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

A. 利于喀什农民学习巴基斯坦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B. 缩短我国能源进口距离,缓解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C. 我国从中巴经济走廊中获得的收益远高于巴基斯坦

D. 使我国大量承接巴基斯坦产业转移及大批企业人员

 

查看答案

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1970年以来的地下水埋深及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江淮平原   D.江汉平原

2.据图推断1985年前后该地区

A.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B.人口增加,经济增长

C.城市数量急剧扩大          D.气温升高,蒸发加大

3.根据1995年以后的地下水位及地理沉降变化情况,可推测该地区实施了

A.退耕还林        B.工业结构调整

C.跨流域调水      D.限制利用地下水

 

查看答案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及越南5国。澜沧江干流上所修建的水电站分为两种类型:蓄掘式水电站(即水库库容较大的水电站,如小湾和糯扎渡水电站)和径流式水电站(即没有水库或水库容量很小的水电站,如漫湾和大朝山水电站)。下图为澜沧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全流域开发湄公河,实现流域的整体效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流经国家经济落后,资金短缺

B. 缺乏权威性的开发合作组织

C. 沿岸森林密布,环保要求高

D. 基础设施不足,开发成本高

2.在小湾水电站下游建设漫湾径流式水电站的目的是(  )

A. 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B. 改善附近区域的生态环境

C. 提高对河流径流量的调控能力

D. 提高发电效益并节约成本

3.湄公河上游修建蓄水式发电站对下游的影响有(  )

①增强农业灌溉能力 ②改善鱼类生存环境 ③减轻旱涝灾害  ④增加淹没面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陂,是一种古代水利工程,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溯汇流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着水利效用。拦河坝是木兰陂的主体工程,坝上设水闸,可按需求提闸、落闸,配套部分为输水沟渠和海堤。木兰陂建成前,木兰溪下游平原受溪洪和海潮之患,是一片荒原,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米之乡”。为了发挥综合效益,当地政府正在新建宁海闸水利工程。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当地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与钱陂相比,木兰陂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位于钱陂的下游,河道较宽

B. 地形较平坦,落差较小,水流较缓

C. 位于钱陂下游,水量大,泥沙沉积少

D. 距海较近,受兴化湾海水的影响小

2.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 ②抬升木兰陂附近地下水位,缓解木兰陂附近地面下沉 ③抬升木兰陂以上河段水位,减少木兰陂以下河段泥沙淤积 ④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减弱泄洪和放水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木兰陂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包括(  )

①减小灌溉面积 ②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 ③改良土壤,增加耕地 ④发展渔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