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某月7日21时某种天气系统向东推进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剖面图。天气系统...

    下图为我国某月7日21时某种天气系统向东推进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剖面图。天气系统推进速度为110 km/日。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7日比较,8日水库附近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A. 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    B. 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大

C. 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不变    D. 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变小

2.图中城市7日比6日大气污染重,其主要原因是7日

A. 空气下沉受到抑制    B. 空气上升受到抑制

C. 空气辐散,静风    D. 空气辐合,静风

 

1. D 2. B 【解析】 1.据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系统,故与7日比较,8日水库的气温会下降,A、B项错误;在垂直方向上,水库附近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流会出现上升运动,多阴雨天气,温差较小,故D项正确。 2.据图可知,7日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现象,气流下沉运动为主,不利于近地面大气的扩散,污染严重,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御寒保暖条件差,在北方地区,人们对天寒地冻滋生恐惧感,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用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

A.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     )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昼长变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查看答案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A. 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 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C. 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 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2.该地生产成本主要随本地经济发展而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地价上升 ②劳动力价格上涨 ③输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④协作条件变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A. ①以前    B. ①②之间    C. ②以后    D. ④以后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工业、农业、服务业    B. 服务业、工业、农业

C. 农业、服务业、工业    D. 工业、服务业、农

2.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是

A.     B.     C.     D.

3.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曾经,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此后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出现转移的产业是

A.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B. 动力指向性产业

C. 传统工业    D. 高科技产业

2.促使欧洲该类产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东部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崛起    B. 降低生产成本

C. 开拓更大的市场    D. “香蕉带”严重的环境问题

3.随着该类产业的转移,“香蕉带”会

A. 增加技术人员的需求    B. 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 制约制造业发展    D. 经济衰退

 

查看答案

A、B两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两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省级行政区B相比较,省级行政区A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棉花产地  ②拥有廉价劳动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消费市场广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省级行政区B的是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缓解能源短缺状况,缓解因煤炭运输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

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④实现广大农村能源气化的目标,净化生活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