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9月15日,委内瑞拉总统到访中国进...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9月15日,委内瑞拉总统到访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下图为委内瑞拉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阅读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拉开波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水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海水很难进入湖区内。但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湖水含盐度为15‰~38‰。

材料二  马拉开波湖被誉为世界上最富饶的湖泊。放眼望去,湖上井架林立。马拉开波湖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鱼虾。湖边的许多地方还搞起了水产养殖。湖岸四周有大片牧场,是委内瑞拉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近几年,湖内许多地方由于污染已不能游泳,污染的湖水甚至都不能用来灌溉周围的农田。

材料三  下图为图中两城市:马拉开波市(海拔65米)和加拉加斯市(海拔 835 米)的气温(单位:℃)和降水(单位:mm)统计图。

材料四  马拉开波市原为出口咖啡和农牧产品小型港口,1918年因马拉开波湖发现大量石油而飞速发展,10年内成为著名的石油城,湖区原油产量最高时占全国总产量2/3。

(1)结合材料一,描述马拉开波湖的水文特征。

(2)分析马拉开波湖污染严重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马拉开波市和加拉加斯市气候特征的异同。

(4)结合材料四,说出石油大量开采后影响马拉开波市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变化。

 

(1)湖泊的水量大,湖泊的水位(面积)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盐度北高南低。 (2)石油的开采和运输量大,产生严重的石油污染;沿岸的水产养殖和农牧业的发展,产生较多的农业废水;沿线城市人口众多,排污量大;马拉开波湖与海洋交流少,自净能力较差。 (3)相同:地处低纬,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因为海拔较高,加拉斯加市年均温比马拉开波市低;加拉斯加市海拔较高,对来自海洋的水汽有明显的阻挡作用,降水总量较马拉开波市大。 (4)矿产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交通条件逐渐改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增强;科技发展水平对资源利用率影响大,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提高了城市的品牌和等级。 【解析】 该题组以马拉开波湖为背景考查湖泊水文特征、人类活动对水体的污染、气候的异同、城市区位因素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熟记河流、湖泊水文特征如何描述方法;从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湖水自净能力角度,分析湖水污染严重的原因。第三题,比较气候的异同,先判断两地气候类型是否一样,然后分析气候特征的异同,从气温和降水的异同入手。 (1)湖泊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面积)变化情况、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长短、汛期季节长短、补给方式、含盐量高低、内流湖(外流湖)。由图可知马拉开波湖纬度低,北部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降水量较大,所以马拉开波湖的水量大,湖泊的水位(面积)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盐度北高南低。 (2)从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湖水自净能力角度思考。由材料二可知,随着采油业的发展,大量石油的开采和运输带来严重的石油污染,马拉开波湖成为名符其实的“油湖”;湖边许多地方的水产养殖和湖岸四周农牧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农业废水污染湖水;马拉开波市等沿线城市的飞速发展,人口众多,生活排污量大,污染湖水;马拉开波湖只有北部有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与海洋交流少,湖水自净能力有限。 (3)马拉开波市和加拉加斯市同为热带草原气候,但由于二者海陆位置、海拔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导致两个城市的气候特征不完全相同。相同之处有,由于同地处低纬,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控制,降水充沛,夏半年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不同之处有:因为海拔较高,加拉斯加市年均气温比马拉开波市低;加拉斯加市海拔较高,对来自海洋的水汽有明显的阻挡作用,降水总量比马拉开波市大。 (4)由材料四可知,石油开采前,马拉开波市原为出口咖啡和农牧产品小型港口,随着石油大规模开采,马拉开波市十年之间成为著名的石油城,可知矿产资源成为马拉开波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连接外海的水道逐渐被拓宽、挖深,交通条件逐渐改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增强;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使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提高了城市的品牌和等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①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

(1)材料一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是_____,黄河流经①地区后发生的显著变化______

(2)阿拉善地区容易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主要原因是该地地处内陆,气候__________频繁,光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易引起风蚀。

(3)②山是我国_____(自然区)中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该山以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

(4)请你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为①省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825年建成的伊利运河(见下图)沟通了五大湖和哈德逊河,为内地的产品输出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1820年纽约人口为12.4万,到了186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08万。

材料二:2018年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建议清单,涉及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约500亿美元商品,约1300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4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美国出口中国的第二大出口物——大豆加征25%的关税。此后,双方的大豆贸易实际上已经停止,中国将从巴西大量进口大豆。

(1)简述伊利运河建成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2)图示洋流对美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影响是___。据科学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使该洋流势力减弱,从而导致西欧平均气温___

(3)与巴西相比,美国大豆生长期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4)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我国除加征关税外,还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下午在放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17:30(北京时间)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a、b位置。图中MN代表南北方向,PQ垂直于MN。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

A. 黑龙江 B. 广东 C. 新疆 D. 四川

 

查看答案

读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耕地面积增加    B. 天然林地面积增加

C. 人工草地面积减少    D. 荒坡面积减少

2.燕沟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A. 提高人工植被的经济效益    B. 将天然林改造成果园

C. 大力开发、改造荒坡    D.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查看答案

    海水稻俗称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研究团队通过淡水稀释灌溉、耐盐碱性品种改良等途径,不断提高海水稻亩产量。浙江发展海水稻种植的后备潜力很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提高海水稻亩产量的主要途径是

A. 耕作制度改变 B. 农业生产技术提升

C. 海水淡化技术提高 D. 种植方式变化

2.浙江省发展海水稻的优势条件有

①海岸线长,滩涂盐碱地广    ②人多地少,市场需求大

③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