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B. 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 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 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 土壤十分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耕地、林地、草地 B. 耕地、草地、林地
C. 草地、林地、耕地 D. 草地、耕地、林地
2.图示区域中,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劣势在于( )
A. 土壤贫瘠 B. 地形平坦
C. 低温冷害 D. 人均耕地少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1.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 北部地区 B. 南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D. 北部和中部地区
2.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 A B. B C. C D. D
3.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
优势条件是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较高的科技水平
C.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 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3.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正确的是
A.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历史较早,16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
B. 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18世纪下半叶流域内土地退化、植被破坏严重
C.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混合农业区,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生态退化
D. 田纳西河流域内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