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下图示意京津冀发展战咯图。
(1)简述我国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
(2)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假设赤道上某山脉的东、西坡从山麓到山顶为均匀坡,下图为3月21日该山东、西坡海拔高度相等的两点的太阳編射强度日变化图。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山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信的是( )
A. 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大 B. 植被为典型的热带雨林
C. 高原和平原交错分布 D. 存在动物大规模迁徙
2.关于该山东西坡坡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两坡坡度相等 B. 东坡大于西坡
C. 东坡小于西坡 D. 无法比较坡度
3.影响图中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日照时间长短 B. 太阳高度变化
C. 坡度大小变化 D. 海拔高度差异
下图为一段时间内太阳黑子数与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 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B. 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 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 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 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 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 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 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下图示意我国农史学家万国鼎根据《管子-地员》的描述绘制而成的某山地木本植物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木本植物类型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 )
A. 东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青藏地区
2.“复吕”、“泉英”地段草本植物种类多、长势好,林木更高大,主要是因为( )
A. 光照强 B. 热量丰富 C. 土层深厚 D. 水分充足
3.时至今日,“山之侧”的林木多由原生林变为次生林且覆盖率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气候变化 B. 自然灾害 C. 农业垦殖 D. 生物入侵
某中学的学生暑假沿K河溯源而上开展野外的研学考察,行至M、N两河交汇处时,图示区域东北部下起了雨,便决定在高地扎营,观察两河雨后的水文特征。从山麓到山顶考察途中同学们看见该地区树木全是有规律分布的针叶树(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同学们研学考察的山脉是( )
A. 阿尔泰山 B. 太行山 C. 巴颜喀拉山 D. 横断山
2.图示区域林木密集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时间 B. 土壤水分 C. 热量条件 D. 风力大小
3.同学们在丙河交汇处观测发现,与N河相比,M河洪峰( )
A. 流量更大,含沙量更小 B. 流量更大,含沙量更大
C. 流量更小,含沙量更小 D. 流量更小,含沙量更大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让大家更加重视水污染问题,三个台湾的女大学生,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取台湾100个被污染的水源,制作成了棒冰模型。每个棒冰都有对应编号,53号是东石渔港口味,内有废渔网,95号是花莲溪口味,内含废木材和纸浆。
简述陆地水污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提出水污染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