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列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其中 ...

读下列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其中  地区旱灾最严重,江淮地区的旱灾多发生在   季。

(2)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其有益的方面是  

(3)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源于  地区,影响范围广,除  、滇南、台湾、海南几乎不受影响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受其影响。

(4)从图乙中可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请简要分析该地区多发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原因。

 

(1)华北 夏 (2)带来降水,缓解伏旱 (3)蒙古、西伯利亚 青藏高原 (4)该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地震频发且震级高,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暴雨集中,使泥石流灾害多发。 【解析】 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查,主要考查了我国旱灾分布区及其原因,台风的有利影响以及寒潮的源地、西南多地质灾害的成因。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1)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答案。我国华北地区的干旱一般为春旱,因为该地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为伏旱,多发生在7、8月份,此时雨带北移至黄河流域附近。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降水少。 (2)台风可以带来降水,缓解旱情。 (3)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影响范围广,除青藏高原、滇南、台湾、海南几乎不受影响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受其影响。 (4)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交会处,所以多地震活动。我国西南部的四川、云南、贵州处于青藏高原与东部地区的交界处,该地区地壳运动强烈,多山地,且降水集中,常发生滑坡与泥石流等灾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  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  ,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  ;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当日18时

(3)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__,C__,D__

(2)在图中绘出土星的公转方向____

(3)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和_____星轨道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星。(填文字)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______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_____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________c.水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_______d.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这个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图中洋流是(  )

A. 白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B. 白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 白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 白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查看答案

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密度大约是(    )

A. 37kg/m3    B. 1027kg/m3

C. 1025kg/m3    D. 1023kg/m3

2.对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盐度与温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盐度几乎没有关系

B. 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C. 北半球高纬度的海水密度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

D. 南半球的海水密度总是低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

 

查看答案

    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

完成下列各题。

1.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

A. 生物    B. 气候    C. 地形    D. 成土母质

2.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 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C. 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壳逐渐加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