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地理课堂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2.下图符合上述实验模拟的原理的是( )
A. B.
C. D.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脸颊多为黑红色,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些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原因之一是( )
A. ①过多 B. ②过强
C. ③过多 D. ④过强
2.藏袍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出当地( )
A. ①弱、③强 B. ①弱、④强
C. ②强、③弱 D. ②强、④弱
3.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最明显的变化是( )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在陆地上的平均厚度大约17千米 B. ②是软流层
C. 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D. ①层和②层都属于岩石圈
2.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地面称为震中。我国青藏高原某地某日发生较强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千米。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
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 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下图是不同纬度和地点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可知( )
A. 太阳黑子活动呈现周期性变化,周期大约15年
B. 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C. 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D. 年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2.太阳活动( )
A. 黑子和耀斑是主要标志 B. 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
C.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D. 与旱涝灾害没有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_________为基础的。
2013年6月,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电脑模拟发现,由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啸造成的2500万吨垃圾预计在2014年“做客”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
下图为亚太局部地区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日本地震、海啸产生的大量的垃圾可能“做客”加利福尼亚海岸,且有可能再返回到日本的原因。
(2)简要说明日本暖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写出亚洲东部大陆水循环的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及原因。
(4)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