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_________为基础的。
2013年6月,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电脑模拟发现,由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啸造成的2500万吨垃圾预计在2014年“做客”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
下图为亚太局部地区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日本地震、海啸产生的大量的垃圾可能“做客”加利福尼亚海岸,且有可能再返回到日本的原因。
(2)简要说明日本暖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写出亚洲东部大陆水循环的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及原因。
(4)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读某地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标注的火山、地震分布是
A. 板块张裂的生长边界 B. 板块张裂的消亡边界
C. 板块挤压的消亡边界 D. 板块挤压的生长边界
2.图中标注的水循环类型是
A. 陆地内循环 B. 海陆间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以上都不正确
3.图中标注的水循环环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 地表径流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蒸发
4.如果图示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则降水类型最有可能是
A. 锋面雨 B. 对流雨 C. 地形雨 D. 台风雨
热力环流原理可解释山谷风的形成。下面山谷风示意图中,山坡(顶)空气密度、水汽含量一般都小于谷地,山坡(顶)空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本身的逆辐射能力都小于谷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不同区域间风力不同
B. 地面气压不同
C. 地面冷热不均
D. 海拔高低不同
2.关于山谷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白天山顶相对于谷地为高压
B. 白天近地面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
C. 夜间谷地上空空气呈下沉运动
D. 同一水平面,夜间山顶高空气压高于谷底高空气压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 B.
C. D.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 地堑 B. 背斜 C. 向斜 D. 断层
2.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 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 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 D. 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3.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 地壳运动所致 B. 内力作用所致
C. 岩浆活动所致 D. 外力作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