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耐短时间低温。喜日照,忌高温,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种子发芽时约需相当于自身重量65%的水分,消耗水分也比较多;生长期间如水分不足,常使籽粒不充实而产量降低。因此燕麦的根茎往往长达一米左右,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pH在5.5~6.5的酸性土壤。北纬41°—43°是世界公认的春播燕麦黄金纬度生长带,这里被称为北半球燕麦带。燕麦属于低产作物,但却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绿色营养保健作物。我国燕麦产区发展燕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但是,我国燕麦产品深加工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分析北纬41°—43°成为春播燕麦黄金生长纬度带的原因。

(2)简述我国燕麦产区的分布状况。

(3)说明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

(4)请为我国燕麦产区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该范围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2)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3)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 【解析】 整体本题考查燕麦的分布纬度,产区的分布状况,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等,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1)结合材料可知,北纬41°~43°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符合燕麦的生产习性。 (2)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 (3)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有理即可。如: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优质乳品生产基地。该岛乳产品主要供应本土及海外市场。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乳品区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1.该岛生产优质乳品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气候适宜,空气清新

B. 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

C. 经济落后,地价较低

D. 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2.该岛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①土地租金低    ②海运便利

③距本土市场近    ④工资水平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三个省份的茶叶生产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茶叶需求旺盛,三省的产量均增加

B. 福建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

C. 江西劳动力不足,茶园面积最小

D. 浙江经济发达,茶叶单产增幅最大

2.受产销收益的影响,图中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的作物是(  )

A. 冬小麦    B. 棉花

C. 油菜    D. 柑橘

 

查看答案

    慕尼黑地处德国西南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为满足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在郊区农村实施了“绿腰带”项目。在慕尼黑的部分地区,尽可能做到退耕还绿,构建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群落生态组合,充分利用大都市所带来的可能性与机会实行“直接市场化区”与“休闲休养区”,促进整个郊区农村在休养、农业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

A. 大量可利用的荒地 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 发达的高速公路网 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2.德国发展“绿腰带”项目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保持农业用地 B. 满足农民文化休闲

C. 美化农村环境 D. 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查看答案

    温度适宜度反映气温对水稻种植制度、方式的影响(数值越大越有利于水稻生长),过高和过低的气温都会降低温度适宜度。图Ⅰ示意2011—2015年我国南方部分省区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分布,图Ⅱ示意丙地2011—2015年早稻提前移栽(插秧)的温度适宜度和高温日数变化。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1.导致甲、乙两地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差异的因素是(  )

A. 地形起伏 季风环流    B.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C. 植被覆盖 河网密度    D. 地形起伏 海陆位置

2.丙地区早稻提前10天移栽可能会(  )

A. 增大冻害风险    B. 增加灌溉水量

C. 减少高温危害    D. 提高复种指数

 

查看答案

    通过多年探索,地处非洲北部内陆的N国终于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使鲜鱼摆脱“奢侈”标签而进入普通家庭的餐桌。研究过程中发现,鱼苗直接投入湖泊养殖则会当天死亡,而将鱼苗投入室内装满湖水的鱼缸中养殖则能正常生长。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鲜鱼曾是N国的“奢侈”标签,其主要原因是(  )

①活鱼运输成本过高   

②鱼类养殖成本过高

③鱼类养殖技术落后   

④境内鱼类资源匮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N国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的关键措施是(  )

A. 降低湖水盐度 B. 投放大量饵料

C. 增加湖泊水量 D. 调控养殖温度

3.与滨海鱼类养殖相比,沙漠咸水湖鱼类养殖的优势是(  )

A. 水域广 B. 热量足

C. 污染少 D. 品种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