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使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 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松树,数十年来每十年向北迁移了 11 千米;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 3/4 每十年向西迁移了 15.4 千米,没有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2.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向西迁移可能是因当地
A. 年均温降低 B. 蒸发量减少 C. 自然灾害减少 D. 土地开发利用
3.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
A. 病虫害对东西方向的影响小于南北方向 B. 水分变化大于热量变化
C. 人类活动在东西方向的影响大于南北方向 D. 热量变化大于水分变化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A. 东南季风 B. 西南季风
C. 盛行西风 D. 东北信风
2.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针叶林 D. 苔原
3.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A. 热量不足 B. 土壤贫瘠 C. 地质灾害多 D. 风力强劲
下图为某日江苏游客在国内某地旅游时拍摄的日落景观图,拍摄时刻游客GPS手持机的定位界面显示“(39°01′N,88°16E′),高度为986m,北京时间为19:0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照片拍摄的日期最可能是
A. 1月28日 B. 3月28日
C. 5月28日 D. 7月28日
2.该日
A. 印度孟买日落西北方向
B. 美国纽约日出东南方向
C. 南非开普敦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
D. 澳大利亚悉尼昼短夜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为著名的油料树种,其果实榨成的橄榄油被誉为“飘香的软黄金”,应用广泛。油橄榄是常绿乔木,喜光、怕湿,最低气温低于-80C.易受冻害。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均有引种。经过广泛试种,位于四川西南部的西昌市被认为是我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之一。近年来,在政府的倡导下,西昌市开始大规模种植油橄榄,其种植基地多分布在安宁河谷。下图示意四川西南部及周边地区。

(1)说明西昌市安宁河谷有利于油橄榄种植的气候条件。
(2)分析当地政府倡导大规模种植油橄榄的主要原因。
(3)请为西昌市油橄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属于内流湖,但湖水却是淡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惑不解,因而被传成许多神话或奇谈。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乍得湖东北部有一最低处海拔是155米的盆地。
材料二:乍得湖是世界上盛产螺旋藻的三大天然湖泊之一。营养和温度、光照是影响螺旋藻生长的重要因素。螺旋藻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材料三:乍得湖地区略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乍得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乍得湖盛产螺旋藻的有利条件。
(3)你是否赞同乍得湖居民扩大螺旋藻生产?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500mm,年均蒸发量为1140-1270mm,秋冬春三季风力均比较强劲,风速约13m/s。20世纪7 0年代,由于霍林河上游大量修建水库,拦蓄河水,使下游经常断流,导致查干湖一度面临干涸的威胁之后,政府实施“引松入查”工程,才使得其湿地功能得以恢复,随后建立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

材料二 查干湖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尤其以“胖头鱼"最为著名,该鱼喜静水环境,其每年的产量约占整个渔场的60%。另外,胖头鱼肉质细腻,鱼头还富含卵磷脂,深受孕妇、儿童及老年人喜爱.近年来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远销省内外,因此成为查干湖的地理标志产品.
(1)根据图文材料指出查干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
(2)读材料一,分析20世纪70年代霍林河上游大量修建水库对查干湖及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胖头鱼"成为查干湖地理标志产品的原因。试列举两例湖北省具有地理标志的产品。
(4)区域发展要遵循“扬长避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材料,提出查干湖周边地区长远发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