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湖面海拔281米,...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属于内流湖,但湖水却是淡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惑不解,因而被传成许多神话或奇谈。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乍得湖东北部有一最低处海拔是155米的盆地。   

材料二:乍得湖是世界上盛产螺旋藻的三大天然湖泊之一。营养和温度、光照是影响螺旋藻生长的重要因素。螺旋藻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

    材料三:乍得湖地区略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乍得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乍得湖盛产螺旋藻的有利条件。

(3)你是否赞同乍得湖居民扩大螺旋藻生产?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乍得湖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补给丰富;多条河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较多;东北部的盆地比乍得湖低很多,大量湖水通过地下径流源源不断地往盆地渗流过去,盐分随之排出,故湖水盐分低,成为淡水 (2)纬度低,湖水较浅,光照强,湖水水温高;入湖河流携带泥沙多,营养丰富;螺旋藻食用和医用价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3)赞同:螺旋藻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扩大生产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 不赞同:螺旋藻大量繁殖,导致水中缺氧,还会产生有毒成分,影响水质和鱼类生长 【解析】 试题 (1)由题目经纬度判断,乍得湖地处非洲内陆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补给丰富;多条河流汇入,地表径流补给较多;湖泊东北部的盆地比乍得湖低很多,大量湖水通过地下径流源源不绝地往盆地渗流过去,盐分随之排出,故湖水盐分低,成为淡水。 (2)材料二,营养和温度、光照是影响螺旋藻生长的重要因素;湖水较浅,光照强;纬度低,湖水水温高;入湖河流携带泥沙多,营养丰富,适合螺旋藻的生长;螺旋藻食用和医用价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销路广。 (3)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答赞同与否,只要理由充分都可。 答赞同理由:螺旋藻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扩大生产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利于就业。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答不赞同理由:螺旋藻大量繁殖、导致水中缺氧,还会产生有毒成分,影响水质和鱼类生长。主要考虑环境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500mm,年均蒸发量为1140-1270mm,秋冬春三季风力均比较强劲,风速约13m/s。20世纪7 0年代,由于霍林河上游大量修建水库,拦蓄河水,使下游经常断流,导致查干湖一度面临干涸的威胁之后,政府实施“引松入查”工程,才使得其湿地功能得以恢复,随后建立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

材料二  查干湖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尤其以“胖头鱼"最为著名,该鱼喜静水环境,其每年的产量约占整个渔场的60%。另外,胖头鱼肉质细腻,鱼头还富含卵磷脂,深受孕妇、儿童及老年人喜爱.近年来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远销省内外,因此成为查干湖的地理标志产品.

(1)根据图文材料指出查干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

(2)读材料一,分析20世纪70年代霍林河上游大量修建水库对查干湖及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胖头鱼"成为查干湖地理标志产品的原因。试列举两例湖北省具有地理标志的产品。

(4)区域发展要遵循“扬长避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材料,提出查干湖周边地区长远发展的方向。

 

查看答案

读中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abcd    B. adbc    C. dbac    D. dcba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洪涝灾害    B. b—土壤肥力

C. c—灌溉水源    D. d—生长积温

3.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水能    B. B—煤、石油

C. c—石油、煤、天然气、水能    D. d—煤、石油、水能

 

查看答案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 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 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 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2.右图大致为左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 1800米    B. 700米    C. 200米    D. 500米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 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 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2.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量丰富

B.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3.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B.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

 

查看答案

渭北“旱腰带”,因在卫星遥感影像图上呈浅黄色带收地形而得名,也称渭北山地;东西长近400套里,平均海辊700米左右。该地区历史文化遗迹丰厚、石虞岩储量丰富,但森林植被稀少、水资源短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陕西省历来旱灾频发,但“旱腰带”地区号称十年九旱。其与渭河平原相比旱灾更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低山丘陵,石灰岩分布,地表水难以留存    B. 沙土广布,水分下渗严重

C. 降水太少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该地区是陕西省水泥、石灰、石料等建材的主要来源地。对于当地大力发展采石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灰石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    B. 改变地形地貌

C. 加剧地质灾害    D. 生态破坏小,修复成本低

3.研究表明,“早腰带”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苹果种植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多位于阳坡,光照充足    B. 雨热同期,利于果树生长

C. 灌溉条件优越    D. 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