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 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 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2.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热量丰富

B.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3.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B.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

 

1. A 2. C 3. A 【解析】 1.根据图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Ⅰ、Ⅱ区域的分界线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Ⅱ、Ⅲ区域的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脉;Ⅰ、Ⅲ区域的分界线为3000米等高线,故判断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形地貌。故答案选A。 2.乙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故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C正确,乙地区为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冰期,B错误。乙地区的北部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A错误。北方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植被为温带落叶落叶林,D错误。故答案选C项。 3.本题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丙区域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地势高,温度低。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所以温度较高,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大。故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渭北“旱腰带”,因在卫星遥感影像图上呈浅黄色带收地形而得名,也称渭北山地;东西长近400套里,平均海辊700米左右。该地区历史文化遗迹丰厚、石虞岩储量丰富,但森林植被稀少、水资源短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陕西省历来旱灾频发,但“旱腰带”地区号称十年九旱。其与渭河平原相比旱灾更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低山丘陵,石灰岩分布,地表水难以留存    B. 沙土广布,水分下渗严重

C. 降水太少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该地区是陕西省水泥、石灰、石料等建材的主要来源地。对于当地大力发展采石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灰石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    B. 改变地形地貌

C. 加剧地质灾害    D. 生态破坏小,修复成本低

3.研究表明,“早腰带”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苹果种植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多位于阳坡,光照充足    B. 雨热同期,利于果树生长

C. 灌溉条件优越    D. 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南方某丘陵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为(  

A. 20m≤H<40m B. 20m<H≤40m

C. 30m≤H<50m D. 30m<H≤50m

2.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差最大值可能为(  

A. 67m B. 64m

C. 60m D. 55m

3.图中R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 从西北流向东南 B. 从东流向西

C. 从西南流向东北 D. 从南流向北

4.该地的植被类型为(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陶瓷产业能耗高,产出 相对较低。潮州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 是却无法很好地发挥集聚效应,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塑造区域品牌。由于潮州早期缺乏对土地的 统一规划,企业布局出现“小而全”“遍地开花”的现象。

(1)描述潮州陶瓷企业的分布特点。

(2)分析潮州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陶瓷产业的发展对潮州市的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江全长 1532 千米,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 6 省市,航运价值高,素有“千里黄金 水道”之称。但随着沿岸众多公路、铁路的开通,汉江航运的地位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衰落。再 加上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水体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经过前期整治,目前汉江从河口上行33 千米这段能通行千吨级船舶,至此再上行却只能通过 500 吨级船只,很多从河口上行的大船,到 了中途,只得用小船进行转运,这个过程,在航运上有一个特定的称谓——接驳,大大增加了货物 的运输成本。

(1)在长江各大支流中汉江是历史上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简析其区位条件。

(2)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简析其原因。

(3)你认为要振兴汉江航运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黑龙江省黑河市(50º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界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 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 2.67 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 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A. 劳动力缺乏

B. 灌溉水源缺乏

C. 热量不足

D.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