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为我国南方某丘陵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为( ) ...

图为我国南方某丘陵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为(  

A. 20m≤H<40m B. 20m<H≤40m

C. 30m≤H<50m D. 30m<H≤50m

2.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差最大值可能为(  

A. 67m B. 64m

C. 60m D. 55m

3.图中R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 从西北流向东南 B. 从东流向西

C. 从西南流向东北 D. 从南流向北

4.该地的植被类型为(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

 

1.A 2.B 3.C 4.C 【解析】 1.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相差10米,说明等高距为10米;图中陡崖有3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计算可知,陡崖相对高度H为20m≤H<40m,故A项正确。 2.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图中山峰的高度为325米,甲村的高度范围是260米—270米之间,计算可知两地的相对高差为55米---65米,最大的高度范围是64米,故B项正确。 3.图中左上角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的指向进行判读方向,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故C项正确。 4.据材料可知,图为我国南方某丘陵,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C项中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陶瓷产业能耗高,产出 相对较低。潮州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 是却无法很好地发挥集聚效应,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塑造区域品牌。由于潮州早期缺乏对土地的 统一规划,企业布局出现“小而全”“遍地开花”的现象。

(1)描述潮州陶瓷企业的分布特点。

(2)分析潮州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陶瓷产业的发展对潮州市的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江全长 1532 千米,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 6 省市,航运价值高,素有“千里黄金 水道”之称。但随着沿岸众多公路、铁路的开通,汉江航运的地位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衰落。再 加上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水体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经过前期整治,目前汉江从河口上行33 千米这段能通行千吨级船舶,至此再上行却只能通过 500 吨级船只,很多从河口上行的大船,到 了中途,只得用小船进行转运,这个过程,在航运上有一个特定的称谓——接驳,大大增加了货物 的运输成本。

(1)在长江各大支流中汉江是历史上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简析其区位条件。

(2)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简析其原因。

(3)你认为要振兴汉江航运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黑龙江省黑河市(50º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界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 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 2.67 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 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A. 劳动力缺乏

B. 灌溉水源缺乏

C. 热量不足

D.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于上海金山区和浙江平湖市的交界处,是目前我国第一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 的试验区,由上海枫泾科技园和浙江平湖科技园组成,占地面 87km2。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是浙江接 轨上海、承接产业转移、谋求与上海协同创新的第一站,也是上海对外融合、寻找发展空间和下一 个增长极的选择。

据此完下列各题。

1.与浙江其他地区相比,平湖科技园承接产业转移的明显优势在于(    )

A. 劳动力

B. 资金

C. 市场

D. 地理位置

2.平湖科技园应重点发展的产业可能是(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高端制造业

C. 科技服务业

D. 能源加工业

3.推测张江长三角科技城运行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 土地紧张

B. 资源贫乏

C. 环境保护

D. 区域协调

 

查看答案

下图为“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和“广东佛山市某专业镇联系网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佛山某专业镇相比,浙江“特色小镇”的优势是(    )

A. 产业专业性强

B. 产业链紧密

C. 政府支持力度大

D. 更加注重创新

2.决定浙江“特色小镇”发展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的需求

B. 优美的环境

C. 先进的技术

D. 劳动力的素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