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陶瓷产业能耗高,产出 相对较低。潮州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陶瓷产业能耗高,产出 相对较低。潮州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 是却无法很好地发挥集聚效应,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塑造区域品牌。由于潮州早期缺乏对土地的 统一规划,企业布局出现“小而全”“遍地开花”的现象。

(1)描述潮州陶瓷企业的分布特点。

(2)分析潮州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陶瓷产业的发展对潮州市的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影响?

 

(1)潮州市的西南部陶瓷企业分布较为集中,东北部也有部分分布;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2)陶瓷烧制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且会排放大量废气,故可能遇到能源供应不足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区域缺少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可能遇到竞争力不足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可能遇到能源与原材料的浪费问题;用地紧张,占用大量耕地,可能遇到土地浪费问题;世界市场竞争加剧,中小企业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等。(三点即可) (3)陶瓷工业的发展可大幅度提高潮州市的工业化水平,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该地区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工业扩张使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城市规模扩大。 【解析】 (1)根据示意图可以从分布范围与沿交通线分布两个方面分析。 (2)主要从大气污染、资源浪费、用地紧张、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分析。 (3)工业化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江全长 1532 千米,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 6 省市,航运价值高,素有“千里黄金 水道”之称。但随着沿岸众多公路、铁路的开通,汉江航运的地位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衰落。再 加上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水体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经过前期整治,目前汉江从河口上行33 千米这段能通行千吨级船舶,至此再上行却只能通过 500 吨级船只,很多从河口上行的大船,到 了中途,只得用小船进行转运,这个过程,在航运上有一个特定的称谓——接驳,大大增加了货物 的运输成本。

(1)在长江各大支流中汉江是历史上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简析其区位条件。

(2)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简析其原因。

(3)你认为要振兴汉江航运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黑龙江省黑河市(50º15′N)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界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 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 2.67 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 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A. 劳动力缺乏

B. 灌溉水源缺乏

C. 热量不足

D.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于上海金山区和浙江平湖市的交界处,是目前我国第一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 的试验区,由上海枫泾科技园和浙江平湖科技园组成,占地面 87km2。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是浙江接 轨上海、承接产业转移、谋求与上海协同创新的第一站,也是上海对外融合、寻找发展空间和下一 个增长极的选择。

据此完下列各题。

1.与浙江其他地区相比,平湖科技园承接产业转移的明显优势在于(    )

A. 劳动力

B. 资金

C. 市场

D. 地理位置

2.平湖科技园应重点发展的产业可能是(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高端制造业

C. 科技服务业

D. 能源加工业

3.推测张江长三角科技城运行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 土地紧张

B. 资源贫乏

C. 环境保护

D. 区域协调

 

查看答案

下图为“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和“广东佛山市某专业镇联系网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佛山某专业镇相比,浙江“特色小镇”的优势是(    )

A. 产业专业性强

B. 产业链紧密

C. 政府支持力度大

D. 更加注重创新

2.决定浙江“特色小镇”发展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的需求

B. 优美的环境

C. 先进的技术

D. 劳动力的素质

 

查看答案

读下列甲、乙(德国鲁尔区)两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④⑤⑥

2.甲、乙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面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 酸雨

B. 水污染

C. 全球变暖

D. 臭氧层空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