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8年4月10日,智利发生6.0级地震,震中位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各题。 ...

2018年4月10日,智利发生6.0级地震,震中位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各题。

1.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是

A. 热带稀树草原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纵波能够在地球的外核中传播

②横波在固体和液体中都能传播

③地震波经过莫霍面有折射现象

④纵波经过古登堡面时速度增大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 C 2. B 【解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震波相关知识。 1.震中位于南纬30度,典型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难度较小,基础考查。正确答案选C。 2.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而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纵波能够在地球的外核中传播,外核是液态,所以①正确。②错误。地震波经过莫霍面有折射现象,因为介质不同,所以有折射现象,如果物质相同,则沿直线传播,③正确。纵波经过古登堡面时速度减小,④错误。正确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太平洋上某群岛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群岛大部分位于

A. 美洲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2.图示群岛的东侧海域全年多雾, 夏季尤甚,其多雾的原因主要是

A. 夏季副极地低压影响

B. 冬季西北风风力强劲

C. 寒流经过易凝结水汽

D. 暖流使空气增温增湿

 

查看答案

夷平面是指各种夷平作用(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下图为某区域略图,该地区存在着由古花岗岩经夷平作用形成的夷平面,其完整保存于玄武岩之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夷平面形成前后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 岩浆侵入-外力作用-岩浆喷出    B. 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

C. 岩浆侵入-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D. 岩浆喷出-外力作用-岩浆侵入

2.图示地区南北部古夷平面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南部

A. 侵蚀强度比较小    B. 断裂次数比较少

C. 下沉速度比较快    D. 抬升持续时间长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附近(99°E,40°N)地面气象观测站在7月27日至8月2日测得的气温、气压均值日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北京时间前后,绿洲和荒漠间风向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 6时    B. 10时

C. 14时    D. 18时

2.根据观测记录,以下结论比较可信的是

A. 绿洲的气温变化幅度小于荒漠    B. 测站当地16时荒漠气温高于绿洲

C. 绿洲的升温时间大致晚于荒漠    D. 北京时间12时荒漠气温低于绿洲

 

查看答案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登陆并开始实施月球探测和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

回答下列各题。

1.对“嫦娥四号”运行干扰较大的太阳活动是

A. 磁暴    B. 黑子    C. 耀斑    D. 太阳风

2.与地球相比,在月球背面进行天文观测的最大优势为

A. 离观测目标近    B. 地球电磁环境干扰弱

C. 气象条件适宜    D. 太阳可见光影响较小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       

(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        ×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3)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