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我们国家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能源作为主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但是也要认识到,不合理、大规模粗放利用煤炭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图。
(1)①~⑥表示煤炭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主要不良影响,请选择填空。
①太阳辐射增强 ②地面塌陷 ③臭氧层空洞
④酸雨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引发滑坡、崩塌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煤炭利用过程中,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大型水电能源基地之一,尚未开发的水能资源大多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区,下图中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分析怒江水电开发建设对流域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新中国成立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玛纳斯河流域由于面积大。用水单位多,流域内生态环境现已遭到了严重破坏。下图为玛纳斯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简述玛纳斯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题文)(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选修6:环境保护]
“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
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
(选修6:环境保护)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