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

(题文)(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解析】 首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较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截留的降水量多,涵养水源的能力强。其次是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的保护,水分易散失,且土壤蓄水能力较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因而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天然的雨林湿度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修6:环境保护]

“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

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

 

查看答案

(选修6:环境保护)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5: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洪水一片天,枯水一线天”是鄱阳湖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2016年12月16日以来,受不利天气形势影响,中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重度空气污染,多地PM2.5指数频频“爆表”,石家庄市区内“世纪公园”监测点PM2.5和PM10一度双双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

21日,雾霾在全国多地上演“最后的疯狂”,其中,北京等绝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均沦陷至六级重度污染水平。

简述北方地区发生重度霾的自然原因,并从该区域政府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具有动态平衡性,与人类自身“共生共荣”。“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使生态要素合理配置。贵州省政府扶持贫困石山区农民,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下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

分析威宁县建设石坎梯田的自然背景和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