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该地能生产柑橘的自然条件是
A. 光照充足,热量更丰富 B. 土层深厚,红壤更肥沃
C.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 D. 北部有山地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入侵
2.提高汉中地区柑橘单产的最有效途径是
A. 增加化肥的使用 B. 提高机械化水平
C. 选用优良品种 D. 减少其他水果的种植面积,改种柑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 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C. 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 交替种植小麦、棉花或休耕
2.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①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②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③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④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承担着支撑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三江源、支援西藏建设的重任。但这个地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突出,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在这个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唯一的现实选择。下图为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分布图。
(1)简述在柴达木盆地建立循环经济区的有利条件。
(2)说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两图中,图甲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
(1)过去渭北黄土高原区是常年种粮,常年薄收,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分析渭北黄土高原区适宜种植苹果的生态条件。
(3)为了保证“绿色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人员与果农们摸索了果、畜、沼、窖、草“五配套苹果园”生态生产模式(见图乙)。分析该生产模式为什么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生产“绿色苹果”?
(4)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卫市是宁夏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曾有“风卷黄沙滚滚来,青苗渠道一夜埋;开门脚踏黄沙土,携儿带女逃荒灾”的说法。然而就在这样的地方,宁夏人却摸索出了一条循环经济之路, 下图为该地某企业的部分产业链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西北某些地区在沙漠腹地建起了一些工业园区,引入大量的化工企业,来发展经济,大量污水被排入沙漠湖泊,作为高耗水行业的化工企业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1)材料一中企业的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原则,简述该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2)我国东部某地区欲借鉴该地区经验,请你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帮忙将小麦种植、啤酒厂、沼气、畜牧业四个生产环节合理联系起来(建议画框架结构图)。
(3)试分析沙漠腹地引入大量化工企业将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全球变暖和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电、钢铁、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耗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大气,造成全球变暖。 由于全球变暖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农业损失,在印度由于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全程贯彻“低碳”理念。从交通到照明,从建筑到餐具,随处可见“低碳”的影子。
材料三 下表是某校兴趣小组收集到的安徽省5个酸雨观测站某月降水状况及酸雨监测数据。
| 主要职能 | 月降雨量(毫米) | 月降雨次数 | 酸雨次数(pH<5.6) |
蚌埠 | 交通枢纽 | 84.9 | 8 | 5 |
合肥 | 省级行政中心 | 202.9 | 11 | 5 |
马鞍山 | 工业城市 | 85.6 | 10 | 9 |
铜陵 | 矿业城市 | 309.6 | 13 | 10 |
黄山 | 旅游城市 | 504.7 | 18 | 5 |
(1)简要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2)说明为减缓“烹煮地球”而采取的措施。
(3)据表中信息分析,说出该月降水出现酸雨频率最高、最低的城市,并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控制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