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1...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12年 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3)进入 21 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和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3)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该现象。 【解析】 (1)材料一中时期一表示为了孩子上学而进行迁移,反映社会文化因素;时期二因富裕二迁移反映的是经济因素;材料二中因国家颁布政策导致人口迁移属政治因素。 (2)通过课本所学人口流动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回答即可。 (3)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开始逐渐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而外来民工大部分受教育水平低,无法从事此类工作,故出现以上现象。本题主要抓住问题中的时间节点,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产业类型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据图说出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并分析建国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的原因。

(2)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预计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从图中判断该问题产生的大约时间并分析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信息,安徽在近年来户籍人口中到省外务工人数日益增加,外出务工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约13.3%。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1)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出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其原因及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3)分析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 100多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产生留守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2)2010—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如何吸纳这些劳动力?

 

查看答案

读下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2005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年龄构成

城市人口比重/%

人口/每公顷耕地

人均GDP/美元

0-14

岁/%

≥65

岁/%

A国

9

10

15

18

88

0.2

27 460

B国

25

8

36

4

28

3.3

2 800

C国

41

16

44

3

16

5.3

710

 

(1)表列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国,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2)根据表中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

(3)衡量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除考虑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A国ODR大于C国,但A国青壮年负担比C国小,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对该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