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为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该山地( ) A. 山麓自然带原为亚热...

图为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该山地(  

A. 山麓自然带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北坡为背风坡和阴坡

C. 南北坡自然带高度的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

D. 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C 【解析】 试题阿尔卑斯山位于地中海北部,山麓地带自然带和该地水平自然带类型相同,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坡自然带高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两坡坡向,属于地方性分异;各自然带的界线不会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但是全境90%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比较广,为该国主要水源。利比亚南部的地下含水层厚数百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含水层之一。利比亚政府修建了从南部向北部的大规模调水工程。

材料二 下图为利比亚相关信息图。

(1)简述利比亚的位置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利比亚城市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原因。

(3)图中虚线为调水线路,该线路采用管道输水。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该调水线路没有采用明渠输水的原因。

(4)说明利比亚长期、大规模进行石油开采、加工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流传深远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恰当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在我国各地中云南之“怪”最多,简析其原因。

(2)“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沪宁杭地区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现象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4)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时段古城衰落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    B. 政策    C. 人才    D. 市场

2.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

A. 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

B. 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

C. 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

D. 新兴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

 

查看答案

纳马夸兰作为世界上最特别的地区和地球上最不寻常的沙漠之一,被认为是世界的一个自然奇迹。这里大部分的时间是干燥和荒芜的,直到雨季来临,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植物广布于这片狭长的土地上,野花变幻不同的色彩。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纳马夸兰沙漠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 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 南非高原阻挡湿润空气进入    D. 主要受强劲离岸风的影响

2.去纳马夸兰观赏各种野花和多肉植物,最适合在(  )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1月

 

查看答案

“一带一路”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它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下图为我国主要经济带(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带一路”建设应分阶段实施,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这个阶段新疆的建设应该着眼于(  )

A. 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

B. 火车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C. 计算机制造中心和科技中心

D. 输气管线和油气加工中心

2.下列关于图中各经济带(区)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蒙东经济区今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B. 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建设基础设施并承接产业转移

C. 京津冀经济区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

D.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以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为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