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东南亚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飞越大洋,跨过赤道,从北至南,经历寒暑...

读东南亚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飞越大洋,跨过赤道,从北至南,经历寒暑。2018年11月15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 在 “下南洋”的史书上又留下丰富生动的一章。

材料二:在中国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菌草种植在巴新推广开来,目前已经扩展到巴新3个省的10个区。1平方米的菇床每年可以采收120千克新鲜蘑菇。一个农户如果利用10平方米养殖蘑菇,每年就可以收获蘑菇1吨多——“一家人就脱贫了。”因为低成本、易种植,菌草也成为巴新具有超高人气的经济作物,还产生了一批“菌草迷”。

(1)习主席从北京一路南下至巴新,沿途区域体现     (地带分异规律),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2)菲律宾的火山地震较为频繁,其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     边界。

(3)东南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            ,按投入分类属于     农业。

(4)简述巴新菌草种植的社会经济条件。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量 (2)太平洋 消亡 (3)水稻种植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集约型 (4)劳动力丰富廉价;中国技术支持;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解析】 以东南亚区域为背景,考查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内力作用以及气候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难度较小,基础性知识考查,考查学生基础识记能力。 (1)习主席从北京一路南下至巴新,沿途区域体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菲律宾的火山地震较为频繁,其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碰撞挤压作用形成岛弧。 (3)东南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东南亚纬度较低,多位于热带,热量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按投入分类属于集约型农业。 (4)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以从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和政策等方面展开。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东南亚劳动力丰富廉价;并且有中国技术支持;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贯通五大水系,对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着巨大的价值。然而自清代中叶以后,大运河的命运开始转变。1853年后,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正式用轮船承运漕粮。1904年,漕运总督也被撤废。

(1)太行山以西为     (地形区),东部山麓地带多       (地貌)。

(2)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导致下游形成     ,地下水位随之升高,易引发土壤的    

(3)图示北线工程是指    (能源调配工程),该工程对东部地区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4)图中的大秦铁路主要是运输       (矿产资源)至秦皇岛,再经过     (交通运输方式)抵达广州。

(5)说明清代中叶以后大运河衰落的原因。

 

查看答案

左图是1968年某日阿波罗八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在近月球表面轨道拍摄的“凸地”照片,右图中的拍摄位置与照片情景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读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布示意图,IV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是

A. 推进还林还草工程,修筑梯田扩大水稻规模化生产

B. 合理开发森林资源,通过增施有机肥保持黑土肥力

C. 加强中低产田治理,兴修水利减少洪涝灾害的威胁

D. 做好农区生态规划,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

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 受热处气流上升    B. 冷却处气流下沉

C. 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 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查看答案

露点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读东亚局部地区等压线及露点气温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时刻天气判断正确的是

A. M处暖湿气流主动爬升    B. N处有连续性降水天气

C. P处锋面雨区较为宽广    D. Q处经历大风降温阴雨

2.下列地区空气中的水汽最接近饱和状态的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地区    C. 内蒙古东部    D. 内蒙古中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