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22 日 6 时 22 分 38 秒,北半球迎...

北京时间 2018 12 22 6 22 38 ,北半球迎来冬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这一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B. 全球只有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

C. 黄赤交角达到了一年中最大值

D. 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变快

2.这一天之后,有关黑龙江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白昼继续变短,直到一月初为止

B. 太阳升起的方位逐渐向南靠近

C. 正午时照射到教室内的阳光范围开始变大

D. 昼夜长度之比开始变大

3.2018 年冬至时刻,日期为 2018 12 22 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最接近:

A. 0    B. 1/2    C. 1    D. 1/4

 

1. D 2. D 3.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生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时间的计算方法。 1.北京时间2018年12月22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A错误;冬至北半球白昼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B错误;黄赤交角基本不变,C错误;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此时还在变快,D对。 2.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黑龙江省白昼继续变长,A错误;黑龙江省太阳升起的方位逐渐向北靠近,B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时照射到教室内的阳光范围开始变小,C错误;黑龙江省昼变长,夜变短,昼夜长度之比开始变大,D对。 3.日期分界线有两个,一是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二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北京时间2018年12月22日6时22 分38秒,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大约为24.5°,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最接近1/2,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和 Q 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的进退    B. 海陆位置不同

C. 地形差异的影响    D. 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 平原地形    B. 高原和盆地

C. 人口稀少    D. 经济落后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②④ 所在纬线为 30°,则关于洋流②所在的半球及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寒流    ④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D. ②④

2.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乙为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节①为地表径流    B. 环节②气流上升

C. 环节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    D. 环节④使甲地增温

3.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则该地可能出现在

A. 北半球 7 月的海陆间,甲为陆地,乙为海洋

B. 南半球 7 月的城市与郊区之间,甲为郊区,乙为市中心

C. 夜晚的山谷间,甲在山坡上方,乙在谷底

D. 盛夏中午的林地和沙地交界地带,甲为林地,乙为沙地

 

查看答案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读下图回答 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 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 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

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图中的 X 处即为

A. 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交界    B.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C. 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交界    D. 内核与外核交界

 

查看答案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

A. 各类自然资源的生成过程

B.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C. 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因海底火山引发的海啸

D. 无线电短波通信暂时中断、磁暴

 

查看答案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列各 题。

1.下列关于上图所示纬度带气流的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 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 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 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2.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A. 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B. 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 我国洪涝灾害多发    D.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