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和 Q 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和 Q 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的进退    B. 海陆位置不同

C. 地形差异的影响    D. 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 平原地形    B. 高原和盆地

C. 人口稀少    D. 经济落后

 

1. A 2.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学生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并能够分析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1.我国降水受夏季风进退影响最明显,夏季风长期位于南方,则Q地多形成涝灾、P地干旱;夏季风过快到达并长期位于北方,北方P地涝灾、Q地干旱。故选A。 2.根据图形可知,我国旱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是东部季风气候区的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流域,涝灾频发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也包括珠江流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淮地区。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平原地形,不是高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选择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②④ 所在纬线为 30°,则关于洋流②所在的半球及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寒流    ④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D. ②④

2.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乙为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节①为地表径流    B. 环节②气流上升

C. 环节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    D. 环节④使甲地增温

3.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则该地可能出现在

A. 北半球 7 月的海陆间,甲为陆地,乙为海洋

B. 南半球 7 月的城市与郊区之间,甲为郊区,乙为市中心

C. 夜晚的山谷间,甲在山坡上方,乙在谷底

D. 盛夏中午的林地和沙地交界地带,甲为林地,乙为沙地

 

查看答案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读下图回答 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 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 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

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图中的 X 处即为

A. 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交界    B.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C. 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交界    D. 内核与外核交界

 

查看答案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

A. 各类自然资源的生成过程

B.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C. 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因海底火山引发的海啸

D. 无线电短波通信暂时中断、磁暴

 

查看答案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列各 题。

1.下列关于上图所示纬度带气流的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 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 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 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2.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

A. 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    B. 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 我国洪涝灾害多发    D.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发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从老到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 背斜    B. 向斜    C. 褶皱    D. 断层

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B. 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C. 修一条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    D. 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3.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影响因素是

A. 地壳运动    B. 内力作用

C. 岩浆活动    D. 外力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