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青海省共和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靠青海湖,南临黄河谷地龙羊峡,海拔3 000 m...

青海省共和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靠青海湖,南临黄河谷地龙羊峡,海拔3 000 m以上的戈壁建成占地54 km2(相当于5 160个标准操场)的光伏园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光伏发电只能白天工作,为了获取稳定的电源,当地最优先的解决办法是(  )

A. 建立火电厂    B. 与水电站连网

C. 开采地热资源    D. 开发风力资源

2.光伏电站建成后,戈壁滩植被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增加了地表的太阳辐射

B. 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提高了地表温度

C. 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

D. 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土壤的盐度

3.戈壁滩迅速恢复的草影响光伏电板的效率,更易引起火灾,适宜采取的可持续的治理办法是(  )

A. 大范围人工割草    B. 有组织的放牧

C. 地膜覆盖    D. 科学适量喷洒除草剂

 

1. B 2. C 3. B 【解析】 1.由材料可知,该地区靠近龙羊峡地区,该地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由于光伏发电只能在白天,为了获取稳定的电能,可以与水电联网,而风能发电也有季节和时间差异,稳定性差,故选B。 2.大面积光伏电池板的铺设,阻挡了照向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得地表温度降低,同时,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对于土壤盐度无关,故选C。 3.戈壁滩迅速恢复的草影响光伏电板的效率,更易引起火灾,可以进行有组织的放牧,既减少了荒草的危害,同时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境内,是秦始皇为攻打百越时运输粮食等物资而修建的。它是我国现存较完好且仍有利用价值的古水利工程之一,其南渠是连接湘江与大溶江的河段,全长33.15千米,落差30.26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于南渠开挖并投入使用的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较低,起伏小,工程难度小  ②开挖新渠道距离长,工程量大

③河流坡降大,利于船只顺水进入漓江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如今,灵渠作为水利工程功能明显降低的是

A. 旅游    B. 灌溉    C. 航运    D. 供水

 

查看答案

建设中的斗门水库是一座平原型水库,位于西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原昆明池遗址上,水库设计采用内外湖布局。下图示意“斗门水库布局规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斗门水库内湖的核心功能是(  )

A. 灌溉    B. 蓄洪

C. 供水    D. 旅游

2.斗门水库采用内外湖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B. 增加水库蓄水容量

C. 提高水坝防洪等级    D. 增加地下水源补给

 

查看答案

下图为“海河流域水系图”,下表为“海河与珠江水文水系特征对比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  )

A. 流域气候大陆性较强

B. 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

C. 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D. 调水工程使河流径流量减小

2.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出现许多水库,这些水库的作用主要有(  )

①保障城乡用水 ②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③实现水能开发,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减缓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⑤大坝拦截泥沙,从根本上减少水土流失 ⑥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塞罕坝海拔 1010-1940 米。上世纪 60 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 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 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 风力较大, 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减轻风沙危害

C.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 减缓变暖趋势

 

查看答案

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生态脆弱,多年来当地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下图为该模式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水源    D. 地形

2.图示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  )

A. 地下水    B. 雾气

C. 雨水    D. 湖泊水

3.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草地退化

C. 土壤盐碱化    D. 森林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