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海拔 1010-1940 米。上世纪 60 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 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 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 风力较大, 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减轻风沙危害
C.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 减缓变暖趋势
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生态脆弱,多年来当地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下图为该模式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水源 D. 地形
2.图示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 )
A. 地下水 B. 雾气
C. 雨水 D. 湖泊水
3.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草地退化
C. 土壤盐碱化 D. 森林减少
下图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某年12月22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P地正被___________气压(高、低)控制,天气状况以___________为主。
(2)图中所示季节,太原盛行___________风,该季节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
(3)图中所示锋面M为___________,锋面N为___________。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向乌鲁木齐,则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乌鲁木齐未来48小时气温和气压变化的是___________。
(4)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城市 | 气候类型名称 | 自然带名称 |
乌鲁木齐 |
|
|
沈阳 |
|
|
武汉 |
|
|
海口 |
|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了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A_____; C____; D ____; E____; G _____; H _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A→B所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来看,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环节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的直接影响最大;人们植树造林,将会导致H环节的水量___________(增加、减少)。
(3)若图中表示地中海气候区,则其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___________。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洋流方向标注错误的是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③和⑤ D. ④和⑥
2.图中所示洋流与世界著名渔场的形成有关的是
A. ① B. ②和⑥
C. ③ D. ④和⑤
3.关于图中洋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洋流④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影响
B. 洋流⑤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增温增湿的影响
C. 沿着图中洋流③的方向自东向西航行,顺风顺水,航行速度快
D. 洋流②是暖流,洋流⑥是寒流
读我国新疆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与周围半沙漠地区1.5米高处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大
B. 半沙漠地区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
C. 温度数据取自于当地的冬季
D. 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致
2.①时段内,a处的风向主要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