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双版纳(下图)地处云南南部,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双版纳(下图)地处云南南部,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落差大。这里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8.3%,生物种类丰富,其中植物有2万多种;鸟类429种,占全国鸟类总数2/3;兽类67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6%。该地气候湿润多雾,年平均雾日一般为90~180天。近年来随着原始森林地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雾日出现明显变化在建的回龙山水电站(图7)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走廊带中,其下游有我国仅存的完整热带雨林河谷之一,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环境产生极大影响。2018年2月3日一场对回龙山水电站的公益诉讼,又一次引发了关于开发与保护的思考,尊重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红线这一底线不能打破,绿水青山也不能是一句口号。

(1)分析西双版纳雨林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比较橡胶种植面积扩大前后西双版纳雾日变化,并分析原因。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 指出回龙山水电站开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

问题②: 西双版纳历史上就形成了“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朴素生态观,请分析此生态观对西双版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气候湿热多雨,自身生物种类繁多;区内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垂直带谱多;交通不便及建立保护区,受破坏与干扰小;经济较落后,工农业不发达,对环境破坏小,利于生物群落保护。 (2)橡胶种植面积扩大前雾日多于扩大后。橡胶种植面积扩大前,森林植被茂密,空气湿度大;林下气温低,风速小,水汽易凝结成雾。橡胶种植面积扩大后,群落结构单一,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林间空间增大,风力增强;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水汽变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加,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3)问题①:热带雨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自然保护区。措施:关停退出该项目;恢复已破坏的自然景观;加强环境监管;问题②:西双版纳应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生态保护是立足之本;应利用该区优越的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与绿色农业;应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农产品(热带水果、茶叶、药材、天然橡胶、甘蔗等)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应利用优美的热带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解析】 该题以西双版纳为背景,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应从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及工、农业活动、国家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分析。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西双版纳大面积种植橡胶会使雾日减少,原因须从雾的形成条件分析。回龙山水电站修建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西双版纳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坚持原有朴素生态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1)西双版纳地处云南南部,北纬21°09′-22°36′,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距离海洋较近,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雨量充沛、湿度大;位于横断山脉南段,地形以山地为主,区域内山高谷深,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垂直带谱多,土壤类型多样,本地区交通不便,工农业不发达,经济落后,对环境破坏小,再加上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生物群落保护。 (2)该题有两问,首先回答雾日变化,应为变少;再回答变少的原因:雾的形成条件主要是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胶种植面积扩大前,森林植被茂密,空气湿度大;林下气温低,风速小,水汽易凝结成雾。橡胶种植面积扩大后,群落结构单一,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林间空间增大,风力增强;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水汽变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加,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3)问题①:有两问,第一问为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比如:修建水电站会破坏热带雨林植被,使水土流失加剧;鱼类不能回游,动物失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自然保护区。第二问为解决措施:从原因入手即可如关停退出该项目;恢复已破坏的自然景观;加强环境监管等。 问题②:此朴素生态观是西双版纳最宝贵的资源、最突出的优势,西双版纳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建立在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气候资源以及民族独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生态保护是立足之本;应利用该区优越的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与绿色农业;应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农产品(热带水果、茶叶、药材、天然橡胶、甘蔗等)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应利用优美的热带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双向流动:一方面低层次的产业向中国周边劳动力、土地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和印度转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向本土转移。下表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各项指标比较;下图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2017年数据为参考,与中国相比印度未来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有

A. 印度产业结构更合理

B. 印度基础设施更完善

C. 印度处在人口红利期

D. 印度劳动力素质高

2.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A. 中国出现“产业空洞”

B. 减轻中国对外依赖

C. 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

D. 中国经济超高速发展

3.应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中国今后应

A. 降低土地、劳动力价格

B. 加快产业升级,吸引附加值大的产业链

C. 打造中西部科技园区

D. 扩大对外投资额

 

查看答案

2018年12月4日,中国天气网发布今冬首个棉裤预警,提醒全国小伙伴:这股寒潮有十足的诚意冻哭你,未来6天(5日至10日)全国超80%的地方都需要棉裤护体,9日棉裤分界线深入华南,广东、广西、福建都将“沦陷”。同一波寒潮影响下南方降雪量远多于北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寒潮影响下南方降雪量多于北方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南方气温低于北方

B. 南方空气湿度大,水汽含量高于北方

C. 寒潮南移速度快

D. 北方城市化水平低热岛效应弱

2.此次寒潮可能对南方农业带来的影响是

A. 改变耕作制度

B. 利于果树安全越冬

C. 缩短农作物生长期

D. 减少农药使用量

 

查看答案

“智能家居”是融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模式。通过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我国“智能家居”以国产品牌智能家电为主,目前国产智能家电种类多样,但同质化严重,存在售后维修难、老年消费市场疲软等问题。下表为相同配置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价格比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智能家居”多选用国产品牌智能家电的原因是

A. 性价比高    B. 科技含量高

C. 实用性强    D. 质量好

2.解决我国智能家电产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快速更新产品,开发高端智能产品

B. 加大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C. 取缔中小型智能家电企业

D. 提升智能个性化品质,扩大消费群体,完善售后服务

3.我国智能家电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A. 广接订单,薄利多销

B. 发展低端产品,保持价格优势

C.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D. 加大政策补贴力度

 

查看答案

尼日利亚(下图)是番茄生产和消费大国,气候和耕地条件非常适合番茄生产。主要产地在北方诸州,一年只能生产一季,因储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存在问题,番茄有一半白白烂掉。番茄酱为当地食品及西餐的必备调味品,年需求量达90万吨,由于食品加工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当地80%左右的成品番茄酱需从国外进口。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尼日利亚番茄主产地一年只能生产一季的自然原因

A. 土壤贫瘠,产量低    B. 水利设施不足,灌溉条件差

C. 早季气候干旱,降水少    D. 生长期短,品质差

2.中国某企业准备在尼日利亚建立番茄酱生产基地,将生产、销售零距离一体化,这种生产模式最突出的优点是

A. 有利于占领市场    B. 有利于提高产量

C. 有利于延长产品保质期    D. 有利于提升质量

3.近年来,在尼日利亚外汇储备骤降、进口产品价格高、政府鼓励本土制造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尼日利亚本土最大的番茄酱厂开始建设。该厂建设最直接的经济意义是

A. 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劳动力就业    B. 减少番茄烂掉带来的经济损失

C. 增强本国番茄酱的市场竞争    D. 提高农民番茄种植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____洋,乙是____国家,丙处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处于___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动剧烈。

(2)图中①②两地表示美国的农业带,其中①为___带,②为___带,①②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

(3)③城市年降水量多于④城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冬半年美国农业常遭受的灾害天气是____,其地形方面的主要原因:地形呈____分布,中部为___地形,利于干冷气流直驱南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