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二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作物收割后,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实验前后,图中棉花产区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1)说出图中棉花生产区有利的气候条件。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优点。
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农业技术的发展
C. 交通运输的改善 D. 农业政策的支持
2.“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 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⑤气温日较差大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3.“北大荒”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不包括( )
A. 水热充足 B. 土壤肥沃 C. 人均耕地多 D. 地势低平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深耕改土是工程措施 B. 轮作套种是农业技术措施
C. 抽水.引水灌溉是农业技术措施 D. 选育良种是生物措施
2.陕西北部六道沟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
A. 保水.保土.保肥 B. 保塬.护坡.固沟
C. 保塬.护坡.固沙 D. 造林.种草.灌溉
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开垦荒地,扩大种植业
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地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5年7月11日,北京市委全会提出,北京将加快通州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下图示意北京卫星城圈层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在通州建设市行政副中心的目的是
A. 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的影响力
B. 控制中心城区规模,疏散产业和人口
C. 集中城市职能,促进区域发展
D. 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区际联系
2.北京卫星城在建设过程中应
A. 远离中心城区 B. 扩大人口规模
C. 层次体系分明 D. 减少卫星城数量
下图表示20世纪50~90年代某产业部门的布局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1.该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资金密集型产业
C. 技术密集型产业 D. 劳动密集型产业
2.关于该现象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造成产业移出地经济衰退
B. 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
C. 改善了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环境质量
D. 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A. 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B. 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C. 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小
D. 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2.经济区域化
A. 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内外合作与联系
B. 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C. 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D. “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