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区域高空某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近地面有a、b、c三地。回答下面各题。
1.若c地所在的气压中心位于印度半岛,且势力较强,则此时( )
A. 意大利波河的水位为一年中最高
B. 塔里木河为枯水期
C. 直布罗陀海峡风浪较小
D. 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湿热的西北风
2.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则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地为阴雨天气
B. b地可能受冷锋控制
C. c地天气晴朗
D. b、c之间的风向可能为东南风
风速廓线是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达到一定高度后,地面的摩擦影响可忽略不计,该高度称为梯度风高度。梯度风是不受地表影响能够在气压梯度下自由流动的风。下图为不同粗糙度情况下的风廓线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同一海拔高度上城市风速小是因为( )
A. 城市建筑物密度大增加地表摩擦力
B. 乡村和郊区气压差大
C. 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摩擦力小
D. 乡村和郊区植被覆盖率高
2.城市风速慢会导致( )
A. 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B. 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
C. 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
D. 乡村和郊区风速加快
3.针对城市大气污染从根本上应当( )
A. 建设城市风道
B. 减小与乡村地区建筑物差异
C. 控制污染源
D. 将污染企业布局在卫星城
下图中等值线为日最高温等值线(一天中最高气温相等的地方所连成的曲线),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某月4日和5日的日最高温等值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该时段的盛行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判断①地和②地的气温,并分析原因( )
A. ①地气温低于23℃,原因是地处沿海
B. ①地气温高于23℃,原因是该地海拔低
C. ②地气温低于23℃,原因是地处高原
D. ②地气温高于23℃,原因是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拔至少为 米,乙村位于甲村 方向。
(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说明理由。
(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理由是什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表明( )
A. 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
B. 左图的比例尺比右图大
C. 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 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2.某游客于当地区时7月1日9时出发,用3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