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风速廓线是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增加程度主要与地...

风速廓线是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达到一定高度后,地面的摩擦影响可忽略不计,该高度称为梯度风高度。梯度风是不受地表影响能够在气压梯度下自由流动的风。下图为不同粗糙度情况下的风廓线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同一海拔高度上城市风速小是因为(  )

A. 城市建筑物密度大增加地表摩擦力

B. 乡村和郊区气压差大

C. 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摩擦力小

D. 乡村和郊区植被覆盖率高

2.城市风速慢会导致(  )

A. 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B. 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

C. 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

D. 乡村和郊区风速加快

3.针对城市大气污染从根本上应当(  )

A. 建设城市风道

B. 减小与乡村地区建筑物差异

C. 控制污染源

D. 将污染企业布局在卫星城

 

1. A 2. B 3. C 【解析】 1.由材料可知,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因此城市风速的大小与地表摩擦力的大小有关,与乡村和郊区气压差的大小无关,B错误;城市地表建筑物密集,增加了地表的摩擦力,造成城市地表风力比郊区和乡村低,A正确;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摩擦力小,造成风速大,与题意不符,C错误;乡村和郊区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摩擦力大,造成风速小,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答案选A正确。 2.热岛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城市区域气温较高的现象。因此只要有风存在就会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速减慢对热导效应的影响会减弱,热岛效应会加强,A错误;风速减慢,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减慢,B正确;城市风速不一定会直接导致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C错误;乡村和郊区风速主要取决于气压差,D错误。故答案选B。 3.城市大气污染的解决应当是控制污染源,C正确;建设城市风道 ,减小与乡村地区建筑物差异,将污染企业布局在卫星城,这些措施会对城市环境污染起到一些作用,但只能减轻污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ABD错误。故答案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等值线为日最高温等值线(一天中最高气温相等的地方所连成的曲线),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某月4日和5日的日最高温等值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该时段的盛行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判断①地和②地的气温,并分析原因(  )

A. ①地气温低于23℃,原因是地处沿海

B. ①地气温高于23℃,原因是该地海拔低

C. ②地气温低于23℃,原因是地处高原

D. ②地气温高于23℃,原因是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拔至少为     米,乙村位于甲村     方向。 

(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说明理由。

(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表明(  )

A. 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

B. 左图的比例尺比右图大

C. 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 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2.某游客于当地区时7月1日9时出发,用3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等深线图,图中等深距为1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上比例尺中X代表的数值为(  )

A. 1    B. 10

C. 100    D. 1000

2.该湖泊最大深度可能为(  )

A. 55米    B. 65米

C. 75米    D. 85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