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图中ACB线是晨昏线,其中AC段是晨线,C点的纬度数值是66.5°,完成以下各题。
(1)此图表示的是以____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图中乙点的地理坐标是___。
(3)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当日____时。
(4)图示季节,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
2018年2月16日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读甲、乙、丙三地昼长周年变化折线图(①②③④⑤表示二分二至日)。
回答下列各题。
1.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期间,甲、乙、丙三地昼长对应图中的位置处于( )
A. ①②或②③之间 B. ②③或④⑤之间
C. ③④或④⑤之间 D. ①②或③④之间
2.有关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分析比较,正确的是( )
A. 由南向北:甲、乙、丙
B. 纬度值:乙>丙>甲
C. 自转线速度:丙>甲>乙
D.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甲>丙>乙
下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
A. 4时 B. 8时
C. 16时 D. 20时
2.此时,B点位于( )
A. 晨线,昼长16小时 B. 昏线,昼长16小时
C. 昏线,夜长16小时 D. 晨线,夜长16小时
3.该日,下列城市日落最晚的是( )
A. 哈尔滨 B. 北京
C. 上海 D. 广州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
A. 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 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 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 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2.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按日期作调整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 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 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
B. 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 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 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下图是北京市某中学老师10月29日在一条南北向街道面向南方拍摄的照片。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照片的拍摄时间是( )
A. 6:00 B. 10:00
C. 14:00 D. 18:00
2.该时间之后2个小时内,树影将( )
A. 变短,顺时针移动 B. 变短,逆时针移动
C. 变长,顺时针移动 D. 变长,逆时针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