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左图),绘制了各海湾2001—201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值)变化折线图(右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各海湾的海冰面积( )
A. 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
B. 10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
C. 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
D. 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减小趋势
2.辽东湾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寒流影响 B. 纬度位置高
C. 径流汇入少 D. 海域面积广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对气流阻隔作用较强,南北坡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特征不同。下图示意太白山南北坡1~12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太白山南北坡各月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坡和北坡年内变化幅度相同
B. 气温较高的月份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大
C. 南北坡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
D. 年均垂直递减率北坡小于南坡
2.与南坡相比,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日照时数 B. 大气湿度
C. 植被覆盖率 D. 风速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D、E三个地点的植被类型分别对应图片(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乙、甲 D. 乙、甲、丙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地自然带的形成属于非地带性
B. C、D两地的自然带是一样的
C. E地的自然带是其所在国家面积最广的
D. A—B—C三地自然带变化主要是因为水分条件变化
3.库克峰是新西兰最高的山峰,位于南岛中西部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中,海拔3 764米。关于库克峰的说法可信的是( )
A. 山顶没有积雪冰川带
B. 西坡的雪线比东坡低
C. 西侧森林覆盖率低
D.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结合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 终年积雪区 B. 高山草甸带
C. 云杉林带 D. 山麓草原
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下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该山地( )
A. 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呈南北走向
B. 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
C. 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
D. 位于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呈东西走向
2.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坡小于北坡 B. 南坡年变化大于北坡
C. 南坡夏季小于冬季 D. 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
3.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
B. 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射多
C. 北坡阻挡冷空气,山麓气温比较低
D. 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
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
A. 亚马孙平原 B. 东非高原
C. 江南丘陵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B. 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 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D. 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