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暑期去福建黄岗山进行野外考察,他们从山麓出发徒步登山并记录植被的变化。读同学们绘制的黄岗山位置及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同学们在甲处观察到的植被是
A. 亚寒带针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热带雨林
2.造成黄岗山植被由山麓到山顶有规律变化的原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差异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 B. 海陆位置的差异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
C. 海拔高度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D. 洋流性质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读某地地质剖面和地貌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所处的地质构造
A. 利于储存地下水 B. 利于储存油气 C. 工程地基不稳固 D. 最先形成谷地
2.形成乙地地貌形态的地质作用是
A. 冰川侵蚀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岩浆活动
读某海区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数值单位:℃),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海域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 降温减湿 B. 增温增湿 C. 增温减湿 D. 降温增湿
2.分布于该海域沿岸,且其形成受沿岸洋流影响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12月某日12时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A. 呼和浩特 B. 上海 C. 台北 D. 广州
2.此时上海最可能的天气状况是
A. 烈日炎炎 B. 雨雪降温 C. 高温暴雨 D. 暖阳高照
宁波市鄞州区李岙村(约30°N,121°E)号称“光伏村”。该村利用屋顶的太阳能硅板发电,并入国家电网。读李岙村景观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能发电的特点是
A. 能量集中,占地面积小 B. 可全天连续发电,发电时间长
C. 可直接利用清洁的太阳能 D. 受地域限制大,不易推广
2.将“光伏村”的太阳电能并入国家电网并调配输送,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B. BDS C. RS D. 5G
3.12月8日,为使该村正午时光电板收集到最强太阳光照,应调整光电板朝向及其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
A. 朝北 30° B. 朝北 40° C. 朝南 50° D. 朝南 60°
读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各题。
1.此刻北京时间可能是
A. 6月22日8:24 B. 6月22日8:40
C. 12月22日8:56 D. 12月22日8:24
2.图示四个城市中,该日黑夜最长的是
A. 北京 B. 乌兰巴托
C. 新加坡 D. 珀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