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 发源地——矿产资源开发和水能开发 B. 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C. 河谷平原——保护植被生态 D. 河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吉尔吉斯斯坦水能蕴藏量丰富,是中亚五国唯一的水电净出口国。由于化石能源匮乏,水电成为该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点,该国正不断加大水电开发力度。阿克苏河是我国新疆南疆最大的河流之一,为塔里木河的最大补给水源,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读阿克苏河流域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吉尔吉斯斯坦水能蕴藏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流量稳定 B. 河流落差大 C. 河流流程长 D. 河流流域面积广
2.吉尔吉斯斯坦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对南疆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①洪涝灾害的威胁增大 ②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降低
③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 ④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 资金相对欠缺 B. 技术水平较低 C. 地质环境复杂 D. 气候条件恶劣
3.“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A. 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 B. 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 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 D. 运营成本高导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较高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 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 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 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 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C. 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 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2.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①以前 B. ①②之间
C. ②以后 D. ④以后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曾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但在1972年干涸。20世纪90年代在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肥,人类“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下图示意罗布泊的面积变化及目前罗布泊附近的水系。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罗布泊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塔里木河中上游不合理的用水 B. 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
C. 沙地广布,湖水大量下渗 D. 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
2.罗布泊的复活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 盐碱化减弱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昼夜温差增大 D. 空气湿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