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西气东输三线...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 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 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 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 D 2. D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 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C. 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 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2.该产业在本地出现明显“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①以前 B. ①②之间

C. ②以后 D. ④以后

 

查看答案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和集流区,曾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但在1972年干涸。20世纪90年代在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肥,人类“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下图示意罗布泊的面积变化及目前罗布泊附近的水系。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罗布泊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塔里木河中上游不合理的用水    B. 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

C. 沙地广布,湖水大量下渗    D. 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

2.罗布泊的复活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 盐碱化减弱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昼夜温差增大    D. 空气湿度增加

 

查看答案

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白绒山羊产区,所产羊绒有“软黄金”之称,产品远销日本、欧洲。阿拉善高原地区从1980年开始大规模放牧白城山羊,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建立起上百亩规模大小不一的羊绒加工厂。白绒山羊食物来源丰富,主要以草类植物为食。当地羊绒产业效益低下,并没有给当地牧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反而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现象非常严重。近年来阿拉善高原地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并将大水漫灌改用滴灌、喷灌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综合效益。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地牧民给山羊穿上“衣服”,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A. 防山羊受冷    B. 防太阳辐射

C. 提高羊毛的品质    D. 做标记防山羊走丢

2.为促进当地羊绒产业的发展,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

A. 改进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    B. 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

C. 创立自主品牌,提高知名度    D. 参与国际市场,加大出口量

3.将大水漫灌改用滴灌、喷灌等技术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A. 改善生态环境    B. 减轻土地盐碱化

C.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D. 扩大白绒山羊的放牧规模

 

查看答案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B.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C.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D.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2.下列做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 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    B. 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C. 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自觉参与环保活动   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使用一次性餐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学生利用暑假在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欠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

回答下列各题。

1.该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

A. 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B. 间接搜集法,定量的方法

C. 直接搜集法,综合的方法    D. 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2.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农村景观?

A. 松辽平原    B. 黄淮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江汉平原

3.该地易出现荒欠的原因是

A. 生长季太短    B. 冬季风太强    C. 降水变率太大    D. 土壤盐度太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